〔张延明委员代表焦跃进等10名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
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去年11月份,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政协承办的河南省沿黄市(区)政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客观分析了目前实施重大国家战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沿黄生态廊道缺乏总体建设规划设计,黄河滩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与耕地不同程度交叉重叠,黄河生态保护政策瓶颈多、建设资金短缺、用地指标紧等问题突出,部分跨区域工程缺乏工作统筹和协同。二是我省沿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大、需修复治理区域多,生态节点碎片化。三是流域内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偏重,污染源较多,跨境污染问题凸显。四是黄河流域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粗放、地下水超采、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全省水资源调配体系还不完善,流域间连通性互济性较弱。五是我省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整合,整体规划、亮点打造、深度挖掘还不够。六是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二、对策建议
(一)增强规划协同性,确保全省“一盘棋”。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整体规划与国土空间、环保、水利、林业、文化旅游等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将干支流9市1区、引黄受水4市全部纳入整体规划一体推进。将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郑洛西黄河流域节点城市高质量发展合作、濮阳市“二级悬河”综合治理工程、黄河故道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黄泛区生态建设等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在土地流转、建设标准、造林补贴、管护机制等方面,出台支持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相关政策,推进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全景贯通,特别是郑汴洛段率先贯通。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加快修建黄河北岸沿黄快速通道,构建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促进黄河两岸融合发展。在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础上,加大对水资源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引黄调蓄工程,将陆浑水库调水济郏工程、鲁山县昭平台水库扩容项目、禹州沙坨湖调蓄工程项目纳入省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实施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确保涵闸引水能力,补齐引黄工程短板。对各引黄灌区进行升级改造,对干支渠统一进行升级硬化改造,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三)赋能黄河历史文化,打造国际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复兴工程建设,推动拜祖大典上升为国家祭拜,举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联动建设郑汴洛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推进小浪底沿岸旅游线路规划,将沿黄水利工程风景区统一纳入文旅线路重点宣传。协调推动太行云台山—王莽岭—嶂石岩—白石山申遗工作,打造新的自然遗产世界级品牌。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强郑州核心引擎,增强洛阳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发挥沿黄重要节点城市的带动作用,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区域内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统筹协调各类技术创新主体,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资源集聚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压减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设备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