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4-06 15:38 来源:河南省政协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但是,我省部分乡村产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乡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还存在乡村产业规划不优化、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品牌不响亮等不足。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坚持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按照“区域、流域、全域”的布局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优势产业,统筹推进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如建设全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全国农业休闲养生示范区、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国家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养带种、农牧复合、草果菜结合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推动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坚持以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休闲”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在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清洗、分级、包装、预冷等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线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加快发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牧产品深层次、多元化、多品种开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积极丰富农业的多样性,增强农业的观赏性,注重农业品种的多样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蔬等特色农业。将红色文化、古村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到农旅、观光、体验、休闲的过程中,开发一批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培育一批赏花节、采摘节等节日。

  三、创新发展机制,提升产业品牌,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鼓励单位和个人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一批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培育一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打造豫字号品牌。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工程,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体系。坚持发展本土品牌与引进品牌相结合,支持中小品牌抱团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河南已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品牌,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等更高含金量的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不断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发挥信息进村入户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农超、农社、农网、农企对接,建立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着力加强农产品上行服务能力建设,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分散农户参与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优质品牌农产品入驻知名电商平台销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