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加快推进我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1-04-06 15:38 来源:河南省政协

  当前,我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没有将此项工作上升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二是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人文、建筑等内涵挖掘不深;三是对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规划、建设、利用等力度不够;四是在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提升传统村落的社会知名度上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规划先行

  一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考察期间发出的“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牢记重托、扛牢责任;深刻认识传统村落凝结着历史记忆、反映着文明进步、寄托着浓郁乡愁,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不忘本真、担负使命;深刻认识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既能展示中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文化大省魅力,又能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坚定自信、守正创新。建议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举办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专题培训班,设置“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培训课程,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保护传承意识和宣传意识。

  二要在省级层面出台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规划、意见、方案、办法,明确保护传承的工作目标,把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统一,保持政策支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具体实施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划先行,使传统村落保护既能传承、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又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愿望,努力做到原汁原味原貌,从而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深挖文化内涵,增强保护实效

  一要注重讲好故事。组织包括研究机构、高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挖掘整理传统村落的村史民谣、家风家训、红色故事、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等,把故事讲好,增强文化吸引力和精神感召力。

  二要调动村民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发动群众,积极推动走出去的社会精英、乡贤、返乡创业者和专家学者、扶贫第一书记等扎根或入驻传统村落,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增进归属感和认同感,自觉投身于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之中。

  三要选准保护传承方式。建议尽早搭建省级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全方位展示宣传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理念和成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传统村落旅游品牌,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特色研学游和乡村民宿线路,开发富有传统村落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具有地域性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充实乡村旅游业态和文化氛围。

  四要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实践中,必须在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确保村民还能通过保护传承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保护和激励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三、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可持续发展

  一要在用足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设立省级或市级的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基金,由地方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金参与,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宽保护资金的筹措途径。

  二要把依托传统村落及其周边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经济所得,按适当比例返还作为保护传承经费,以增强传统村落的造血功能,以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