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关于促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1-07-20 09:04 来源:河南省政协

  河南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故里,历史上诞生了一批名医大家,涌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一批经典巨著,四大怀药、八大宛药等道地中药材享誉国内外,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工业企业主营销售收入居全国第3位。但我省优质中医资源匮乏、服务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医高地,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治疗、养生、保健需求。

  一、主要问题

  (一)中医药治理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中医药法》颁布实施4年了,《河南省实施<中医药法>办法》还没能正式出台,缺乏法律法规支持;省中医管理局成为挂牌局,在省卫健委仅设一个中医处,只管事业、不管产业,不利于统筹发展中医药。

  (二)对中医药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和利用不足。大量的中医文化遗迹没能得到有效保护,民间的医技绝活因没有抢救发掘而逐渐失传,历代名医大家留下的珍贵文献资料,没能进行系统整理和出版。现代中医药教育模式重院校教育轻师承教育,不利于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

  (三)中药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中药材种植规模小而散,机械化水平低,研发能力和深加工能力有待提升。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产业集成滞后,没有形成大品种、大品牌、大产业。

  (四)药品政策制约艾草产业发展。南阳市艾草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有10多万农民从艾草产业中受益。但由于艾叶被列入中国药典,艾绒一直未被列入,相关企业无法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导致艾草产品无法进入高端健康服务领域。

  二、对策建议

  (一)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治理体系。尽快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医药法〉办法》;恢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或更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发展局”,赋予其统筹编制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等职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医圣祠讲话精神,召开高规格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相关政策。

  (二)支持南阳中医药改革先行先试。在中医药项目、资金、科研平台、人才建设等方面向南阳倾斜,把南阳打造成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样板。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南阳确定为国家中医药改革先行先试区,赋予河南省或南阳市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在药械产品准入、医保报销等方面的一定政策自主权限,支持南阳市在中医药发展政策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三)擦亮张仲景等中医药文化品牌。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挖掘整理张仲景文化、开封针灸铜人、洛阳正骨、四大怀药、八大宛药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对民间验方的整理发掘。依托南阳医圣祠,建设医圣祠文化园,配套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或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和中草药园,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载体。提升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举办层级,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将其列入我省“十四五”相关规划,在资金、编制、人事、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强力推进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加强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巩固基层中医药队伍,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支持中医药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中医药产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重点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品牌建设、示范引领、道地中药材保护和种植。组织专家对艾草产品属性进行界定,按照医用、食用、灸用、日化、保健、美容化妆等不同用途,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以不同用途申报相关产品批准文号,有效破解艾产业发展瓶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