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理清思路 科学谋划 切实推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1-09-30 06:59 来源:河南省政协

  今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脱贫地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低端农产品过剩、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仅占36.5%;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建设及运维资金缺口较大,现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130.7万人,仅占乡村常住人口总数的2.62%,部分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75%以上,人才净流出现象突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缺乏更高层面协调领导机构,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投入不足;脱贫攻坚形成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如何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还需协调推进。

  为此我们建议,要理清思路,科学谋划,以“三链同构”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推动共同富裕,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关键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真正有效衔接,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一是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落实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合理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四个不摘”,继续给予脱贫地区的强化财政保障能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好脱贫地区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救助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继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严格落实《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

  二是强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力。脱贫地区要坚持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加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循环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完善“三链同构”支持措施,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建设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四水同治”,促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三是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大别山、南水北调等移民安置区后续配套设施建设的提升完善,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布局、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既要抓好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按照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做好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四是加大就业和人才培训力度。坚持外出就业和本地就业并重,加大脱贫地区劳动力培训。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部署,完善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回归、人才使用等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怀,提高工作待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