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南阳市政协立足新阶段、把握新定位、落实新要求,坚持继承创新,奋力构建“1+3+N”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新格局,使政协履职由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软指标变成硬指标,软尺子变成硬尺子,进一步强化作为、规范作为、有效作为,推动政协工作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
南阳市政协的做法得到了政协系统的高度关注,被省政协印发全省政协系统参考借鉴,并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的高度肯定。近日,《中国政协》杂志刊发了《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河南省南阳市打造“1+3+N”市县政协工作新格局纪实》,报道了南阳市政协的做法。现予以转发。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清水向北流。
从河南南阳境内内邓高速渠首站出发,沿快速通道前行2.5公里左右,便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渠首两岸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路宽阔平坦……这里是淅川县九重镇移民新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近2万移民从曾经的家园搬迁到这里。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生态观光园……在国家的扶持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如今,他们已在这里深深扎下了根,生活也越过越红火。这其中,离不开政协的付出。
“这些年,在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移民脱贫致富上,政协发挥了重要作用。老百姓们认为政协离他们很近,政协委员跟他们很亲。”淅川县政协主席徐虎感慨道,这要得益于南阳市政协打造的“1+3+N”的履职新格局,“让基层政协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抓手,有了底气。”
构建能履职履好职的工作体系
走进南阳市政协办公楼一层大厅,展板上“2021年度‘1+3+N’工作量化表”引起记者注意:市政协班子、专委会、界别分别承担的调研、协商、监督任务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构建‘1+3+N’新格局,就是南阳市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破解‘两个薄弱’的具体举措。”市政协主席张生起表示,南阳市政协针对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提出“三问”:如何强化作为,虚功实做,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如何有效作为,强调计划,把软指标变成硬指标?如何规范作为,量化标准,把软尺子变成硬尺子?
思考“三问”,谋后而定。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南阳市政协顺势而动,积极构建了“1+3+N”市县政协工作新格局。
“1”是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放到政协工作的首要位置,使凝聚共识更加凸显;“3”是进一步明确三级(市县乡)三层(班子、专委会、界别)组织,围绕三项职能,高标准干好调研、协商、民主监督工作,使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N”是搭建多元履职平台,深入开展“小讲堂”“微协商”“深走访”活动,使委员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
2021年1月4日,南阳市委一号文件转发《中共政协南阳市委员会党组关于构建“1+3+N”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省政协印发全省政协系统参考借鉴。
成立领导小组,每年公布工作重点,定期开展述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
一子落,满盘活。在“1+3+N”的布局下,全市政协系统各项工作活跃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2020年,仅市政协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会议学习、主席会议学习、常委会会议学习31次,举办视频报告会4场、政协大讲堂7期;联络走访委员1023人次;开展调研、协商、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百余项,向市委市政府呈报履职成果20篇,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6人次……
“委员履职有舞台,政协工作有抓手。”社旗县政协主席黄静到政协工作不久,“1+3+N”新格局的实施打消了她对“季常委”“年委员”的看法,相反,她觉得政协工作很忙,而且忙得很有价值。
“新格局的构建推进了全市政协系统思想大武装、能力大提高、作风大转变、质效大提升,激发了各层面的履职积极性、主动性,使政协工作日益动起来、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市政协副主席庹军的话在接下来几天的采访中不断得到印证,从市到区县到乡镇,政协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形成谋大事干实事的履职氛围
伏牛山下,医圣故里,南阳作为中医药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着张仲景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南阳市温凉河畔的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7月19日,南阳市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安排部署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
市政协将“发挥仲景品牌优势 建设全国中医药复兴发展先行区”调研作为今年履职的一道“大题”。“所谓大题,就是集全市政协系统之力办的大事。由市政协主席牵头,各县区政协、专委会、界别及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分课题开展调研。目的是为了提出更加有质量、有针对性的建议。”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桂延耀说,这种大规模的调研以前并不多见。
“大题”的解答持续推进中。9月1日,市政协召开中医药科研工作座谈会。邀请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中医药科研机构代表、企业研发人员围绕中药材种植、科创平台建设、新品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这正是“1+3+N”新格局下,市县政协工作“一盘棋”,谋大事、干实事的真实写照。
“立足办大事,解决南阳市政协工作碎片化问题。”张生起说,南阳建立了市县政协“议题共商、任务共担、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工作联动机制,政协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明显增强。2020年,为助力脱贫攻坚,市县政协联手成立17个民主监督小组,200多位市县政协委员参与,对所有县市区进行异地民主监督,市主要领导高度认可,指示市扶贫办将政协评价按5分分值纳入年度扶贫工作总体评价。
如今,南阳市政协形成了围绕大局谋大事、围绕大事谋良策、围绕良策求落实的干事创业氛围。
要干就干好,干出质量、干出成效。对此,徐虎的感受是“不唯多,只唯实。”他讲了淅川县政协的一个例子。
为确保一库清水北送,2018年淅川县政协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污染防治”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组织60名县政协委员,从县城5条内河治理到城区污水处理,从库区漂浮物清理到餐饮整治,从库汊养鱼到拦汊筑坝等,深入细致走访视察调研,撰写了《关于水污染防治专项民主监督的报告》,提出了建立县主要领导定期巡河制度、成立水上综合执法局、对库区进行专项整治等建议。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实施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共取缔畜禽养殖场312家,拆除非法拦汊筑坝29座,查处违法案件50余起,较好地履行了民主监督使命。
类似事例还有很多。一件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要事,一件件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伴随着市县政协履职的步伐落地开花。
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多元平台
进社区、进村组、进工厂企业,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开展协商议政、收集社情民意……“小讲堂”“微协商”“深走访”三项履职活动正在南阳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今年1—7月,全市政协系统共开展“小讲堂”865次,参加人数近5万人;“微协商”562人次,专题495个;“深走访”1052次,收集社情民意717条。
“通过‘小讲堂’,能够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向以及法律法规,少走很多弯路。”刘春英是卧龙区政协常委,同时也是一位私营企业家,她对“小讲堂”活动很感兴趣,“我也会把学习到的知识向身边的同行宣传。”
在新野县,县政协委员符光录“一人普法说唱团”今年以来就开展“小讲堂”15场次;县政协委员刘洪定还多次把“小讲堂”挪到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和技术宣讲。
而在邓州市古城街道大西关社区,一位老人对邓州市政协开展的一次“微协商”活动记忆犹新。“感谢政协的同志们,在他们的推动下,解决了几十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道路问题。”由于年代久远,老人所居住的徐西街每逢下雨道路都会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古城街道委员联络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开展了“深走访”,并向古城街道办事处提出建议。目前,徐西街地下管网改造升级已基本完成。
“通过开展‘小微深’三项活动,传播扩大了共识,推动解决了集镇垃圾收集处理、空巢老人、土地流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增设‘红绿灯’、秸秆禁烧等民生关切问题,得到群众广泛好评。”邓州市政协副主席熊成有深有感触地说。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益于市政协打造的多元履职平台,让委员履职有了阵地。全市建成乡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249个,“委员之家”339个,推动了政协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为委员活动搭建了广阔舞台。
从会场到现场、从线上到线下、从集中到分散、从综合到专题,不断织密的工作网络和越扎越深、越盘越牢的组织根系,让每一位政协委员都能就近有一个开展工作的平台,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就近找到政协组织。
展现敢担当愿奉献的委员形象
“政协委员通过大比武,比出精气神,赛出真水平,全面激发了我们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王明全在唐河县政协“委员大比武”中获得了第三名,他仍觉得差距很大。
2020年,唐河县政协举办首届“委员大比武”活动,激活了委员履职“一池春水”。台上,来自不同领域的30多位政协委员绘声绘色,说数字、讲案例、谈体会;台下,评审组聚精会神,认真倾听,公平打分。
“通过比武,发现了一批务实重干、无私奉献的优秀政协委员,大家以良好的状态和优异的表现,展示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唐河县政协副主席李金山说。
委员有担当,政协方能有力量。南阳市政协抓住委员这个“核心竞争力”,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展现良好形象。
——强武装。深入开展“大学习强素能”活动,今年围绕高铁经济、社情民意等专题,开展了4次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市县乡三级政协干部全覆盖的视频培训会,推动党的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建机制。制定《专题协商和专题调研质量评价工作办法》,明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办法,推动履职高质量。出台《履职量化管理办法》,通过布置委员作业、开展评优等,激励委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设舞台。每半年开展一次委员履职“述讲评”,通过自己述、领导讲、大家评,比担当、比奉献;在委员履职APP、专委会微信群上晾晒成绩单,激发委员内生动力。
“每次提案,每次调研,每次学习,无不时时感动着我,处处激励着我,使我在委员履职的道路上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唐河县政协委员王福骞的话代表了南阳市县政协委员们的共同心声。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破解“两个薄弱”,南阳市政协无疑给出了一个精彩答案。如今,他们正向着更加宽广的舞台迈进。
(来源:《中国政协》2021年第20期 文:杨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