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全会活动 >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 会议文件

关于提升我省森林碳汇水平的建议

时间:2022-02-15 05:53 来源:河南省政协

  林业生态系统固碳主要包括森林固碳和湿地固碳两个方面。其中,森林是陆地碳的主要储存库,占全省林业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9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吸碳固碳作用显著。2020年,我省森林面积6047.7万亩,森林蓄积量2.0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贮量达到15595万吨,年固碳量1118.1万吨。按照GDP与碳排放强度增长比例预测,2030年我省碳排放量预计达到峰值1.89亿吨,森林总蓄积量预计达到2.87亿立方米,森林碳贮量预计达到1.37亿吨,森林碳汇将落后于碳排放峰值,同时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限制,碳排放与吸收矛盾将更为突出。

  一、存在问题

  (一)森林碳汇贮量呈下降趋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可造林荒山荒地仅404万亩,均为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的地域,造林难度大。2005年以前,全省大范围、大批量营造的碳汇能力极强的速生杨树,目前已普遍老化,因土地整理、租地到期、杨絮污染、自然枯死、病虫害等原因多被采伐。国家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2013年至2018年),速生杨年均采伐78.45万亩,2018年后进一步加速消耗,森林碳汇能力明显下降。

  (二)山区大面积幼中龄林、退化防护林碳汇能力减弱。全省中幼林面积达4000万亩左右,因密度过大、郁闭度超标,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森林质量提升,碳汇能力低下。全省有100多万亩退化林树木稀疏或大量枯死,碳汇能力日益减弱。

  (三)森林保护管理薄弱。一是全省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问题突出。2020年,国家林草局森林督查共发现疑似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问题1559宗(图斑)、面积59468亩,县级上报违法违规采伐林木图斑明显增加,甚至一些村庄周围原成片森林大面积消失。二是基层林业资源管理及执法力量薄弱。林业资源管理及行政执法队伍编制少、人员少,无力承担日常繁重的执法任务。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转隶后,全省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逐渐增多,森林资源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林业碳汇发展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我省实现碳中和总体部署和林业增汇减排总目标,相关部门据此做好碳中和林业碳汇行动“十四五”规划,制定林业碳中和目标考核体系,持续增加森林碳汇能力。

  (二)推进森林碳增汇行动。制定森林碳增汇实施方案,启动森林碳增汇重点工程。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加快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建设,实施乔灌碳汇造林、乔木森林经营及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等项目,逐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格局。

  (三)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工程。推进森林围城、城乡接合部、城市出入口片林规划建设,构建区域、城市、社区无缝衔接、互为补充的三级绿道网络,各级城市及乡镇村庄见缝插针多种大乔木,加强城乡生态固碳能力。

  (四)实施林业碳增汇科技计划。林业碳增汇工作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大,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要围绕林业碳增汇技术、测算技术、监管技术、交易技术等,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加速林业碳增汇研究成果转化落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