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文史资料库

记录珍贵史料 彰显政协担当

时间:2022-06-13 15:26 来源:河南政协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功能定位,着力打造“记忆”系列文史图书,扩大社会影响,推动文史资料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打造“记忆”品牌 留住历史根脉

  河南,一片古老的土地,为文史资料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13年以来,省政协坚持记录珍贵史料与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文史出版物系列化、专题化基础上,着力打造“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先后推出《百年记忆》《民族记忆》《青春记忆》《改革记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河南记忆》《黄河记忆》,累计3210万字,在全国政协系统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史工作品牌。

  “记忆”里承载着百年变迁。翻开《百年记忆——河南文史资料大系》,1600余万字记录了中原大地百余年来的风云变幻,是研究中原地区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记忆”里保留着青春印记。浏览《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亲历者和见证人撰写的“三亲”史料生动感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跃然眼前。

  “记忆”里见证着奋斗足迹。阅读《河南记忆——同心同行7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上下同心、筚路蓝缕;改革开放后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十八大以来克难攻坚的发展历程等,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系列图书引发文史界一阵阵“旋风”。在6月9日召开的省政协“记忆”系列文史图书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纷纷点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孙庆聚称赞其“洋洋洒洒数千万言,每一页都浸透着浓郁的书香”,指出工程浩大的系列丛书,彰显了精心策划、久久为功、不负时代、追求卓越的精神,诠释了政协文史工作大有可为,是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上的一份厚礼。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表示,“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得到了中央宣传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是海内外人士“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独特窗口。

  融入重大战略 服务发展大局

  盛夏六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盈盈清水奔流不息正从这里一路向北。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早在2018年,省政协就征集出版了我省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并受全国政协委托,牵头中线工程沿线省市征编出版了南水北调史料图书。

  “一直以来,‘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始终紧扣‘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秉持贴近现实、服务发展的选题方针,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毛德富说,比如,《黄河记忆——我的黄河故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用鲜活生动的史实记录了70多年来河南黄河治理和流域发展中的重要史料,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黄河治理和黄河文化提供参考借鉴。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今年10月,省政协还将出版《乡村记忆——老家河南 豫见乡愁》文史图书。

  读者普遍认为,“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反映了在国家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活动中的“河南政协印记”,发挥了政协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体现了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广泛凝聚共识 汇聚奋进力量

  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记忆”系列文史图书的出版,是省政协以文化凝聚共识的生动注解。

  在《民族记忆——中原抗战实录》中,既有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的回忆,又有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的史料等。这些由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见解的人所撰写的史料,多角度陈述了历史事实,体现了统战功能。

  在《改革记忆——河南改革开放40年》中,改革开放洪流中河南那些真实而鲜活的细节,无不激励中原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雄浑壮阔的改革合力,激发出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在省政协“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带动下,截至目前,全省基层政协共征编记忆类文史图书228种约1.14亿字、非记忆类文史图书591种约2.4亿字,为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提供了重要抓手。

  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努力把“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品牌擦得更亮,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文:陈小平)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