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郑州市中原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守斌在第四次季度专题协商“科技创新工作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和关键作用,坚持目标问题导向,完善创新政策措施,培育社会创新文化,推动创新企业发展,为在郑州中心城区西部早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带有品牌效应的科技服务聚集地贡献政协智慧和委员力量。
为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区政协成立了由专委会、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委员、企业代表组成的课题组,并通过会议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观摩等形式,走访中机六院、中金六冶、省电勘设计院等科技领军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实现平等协商、开放协商、高效协商打好了基础。
“中原区是郑州中心城区和政治文化中心,应该着力打造科技服务业的新高地,促进全区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而深层次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政协常委周黄河建议,要加强科普宣传,培育全民科技创新精神,进一步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全流程引导,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中原区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对丰富,在科技创新方面应着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以政府为主导、政金商有机支撑的创新发展环境。”区政协委员宋红军建议,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用、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机制,优化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环境;精准搭建协同创新、共性技术服务等平台,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结合中机六院企业发展及主导园区开发情况,区政协委员毛卫东建议要立足郑州市科技创新有关规划,加强与郑州高新区的对接,主动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园区产业发展支撑政策体系,加快入驻企业生产能力形成速度,构建差异化的营商环境优势;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做活科技园区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打造智慧化现代化、宜居宜商宜研的高端联合体。
特邀专家、省政协委员彭诗金解读了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了国内科技创新下的新发展格局,建议中原区把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政府部门营造创新生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注重招才引智,把“营智环境”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打好科技人才及企业机构、平台总部“争夺战”,当好服务科技企业的“店小二”。
副区长邵春雨用协商组织、课题落点、问题查找、措施制订、工作作风“五个实”,为政协委员协商建议点赞,并以“五个好”表态,要求职能部门在问题梳理、建议学习、政策研究、措施落实、结果反馈上抓好落实,确保重点议题协商成果进入决策程序、落到具体工作。
刘守斌指出,区委全会提出了结合中原区实际和未来需求,把核心板块打造为“核心带动、功能互补的城市功能片区”,加速建设“以科创为特色、兼容性更强、弹性更足的现代化城区”的目标。要通过这次协商,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有关论述的认识,辩证看待全区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持续助力科技服务产业主力军作用的发挥,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扛起助力“六稳”“六保”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政协更大的贡献。各政协工委活动召集人要聚焦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立足基层实际,发挥统筹功能,引导委员建睿智之言、履务实之责,进一步助推全区“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全面落实。
(文图:宋伟明 王子垚 王玉珏)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