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特色专题 > 河洛文化 > 弘扬河洛文化

了不起的大河文明丨从世界回到家乡:重审河洛文化开发中的天地人之关系

时间:2023-02-10 14:03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在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9月15日,河南发展高层论坛·黄河论坛在巩义市举行,论坛以黄河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作了题为《了不起的大河文明》的主旨发言。大河网学术中原以此为题,整合专家发言报告,推出《了不起的大河文明》理论特辑。

  今日刊发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褚金勇的发言《从世界回到家乡:重审河洛文化开发中的天地人之关系》

  人生天地之间,是万物的尺度,同时也因天地万物而存在,而高贵。伫立今朝,回望百年中国、千年华夏,悠久的中华历史,浑厚的黄河文化,黄河流域千百年来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根脉之地,黄河文化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习总书记看到了黄河流域的问题,尽管我们还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骄傲自豪,但我们也要面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力”,文化的“根魂”有些失魂落魄的事实。提出黄河文化发展战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周易》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天、地、人是 《周易》 中三个核心概念,八卦的取象、爻画的含义以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都体现着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天、地、人存在于同一个整体之中,也可以认为这三者自成一个整体。人的规律是由模仿天地规律而来并体现在其中,天地规律指导人的规律形成并且反映在其中,它们又呈现出各自的具体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即三才之道。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黄河文化的中心河洛文化,这里以天地人视角对其重新审视。

  一、重回“地方”:我们的现实选择与传统赓续

  (一)视野转向:世界脱钩时代的现实选择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潮流并存,我国既与世界连接,面临如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问题,又被迫与世界脱钩,我们开始从眼光向外转向眼光向内。只有回到中国,回到地方,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地,才能把握自我,才能把握世界,把握家国天下。

  (二)返回家乡:儒家人文治理的历史传统

  对于以地为生的村民来说,城市没有成为独立于乡村之外的文明世界,他们更愿意留在养育自己的乡土社会中,从容地“生于斯、死于斯”。对于耕读传家的文人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要求其最终也要回归家乡。

  (三)人地关系转型:从在地化、去地化到再地化

  中国百年历史经历了在地化——去地化——再地化的阶段。

  在地化阶段,农本立国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人们对乡土的经济依附和情感依恋,人地关系的在地化逻辑难以动摇;去地化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转型推动农民离土出乡,人不离土的价值观束缚发生了结构性松动,在土地与户籍制度的影响下,被动失地的农民与主动离地的农民共同主导了人地关系的去地化过程;再地化阶段,制度变革引领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的主体,乡愁推动城乡文明走向共生,二者助推中国人地关系重塑。

  二、天象、物候与人事:作为生活方式的河洛文化

  (一)河洛文化:人与天地相遭遇的文化结果

  大地是生命之源,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山川、气候这些具体的地理表现是人们对大地的认知,也是人们对大地的利用方式。作为此在存在的人,在世的本质就是“生活”,与天地发生关系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周围世界”。作为生活在黄河、洛水交接地带的中国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我们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河洛文化,但我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俗、仪式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法,都时时处处展现着某种文化的趋同性。因为这条河流,我们将其命名为河洛文化。河洛古国出土的 “北斗九星遗迹有政治礼仪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也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 、

  生命底色:黄河、黄土地、黄皮肤

  五方风土不同,文化因之而异,任何一种文化,总是与它产生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自然气候、地质地貌密切相关,人们适地而居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

  黄河、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像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也孕育了黄河边的中国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河流淌中国,黄色浸润华夏。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但黄河文化成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人地关系

  人生活在大地之上,且人是有形质的存在,故而也是有限的存在,人行动与发展的每一丝每一毫都受到“地方”的限制。人类生活的区域遍布四方,故而能够依其区域内的独特地理环境而形成独特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也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区域性和相对性。相比天道,地道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有限定地规定人和指导人。因此,人与大地有着更加亲近的关系。

  (二)“耕种生存”之眷恋: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河洛古国,华夏先民。5000年至今的黄河、洛水边的中国人。从伏羲、黄帝、尧舜禹,生活、生产都是根据天地水文的变化进行安排。伏羲便开始设四时,并根据天象物候的时序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 气候的四季交替、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地方是感知价值中心,可以满足生物对诸如食物、水、休息和生殖的需要。

  传统中国是农业文明,决定了人们靠地谋生,土地的不可移动导致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以“人不离土”“安土重迁”为核心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地化既是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经济写照,对于以地为生的村民来说,城市没有成为独立于乡村之外的文明世界,我们更愿意留在养育自己的乡土社会中,从容地“生于斯、死于斯”。

  (三)艰难生活之怨怼:黄河水患、干旱等恶劣环境

  天象物候的变化导致雨水的变化,导致黄河、洛水水文特征的变化。有风调雨顺,也会有旱涝洪水。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但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巨大的灾难,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已有文献统计,在1949年之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众多研究者中达到共识的有六次大改道。

  变化之端:河图洛书的出现

  河图洛书的出现,是(洪)水落之后,河床上显出的图画纹路。《易传系辞》中的那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明的人能根据一些征兆进行研究推理得出一系列理论性的东西,并以此为社会的准则。而伏羲以此演化五行八卦开启了儒家圣贤经典的阐述模式,也形成了后世的文统、道统、政统相颉颃制衡的治理模式。

  天地人:河图洛书的文化阐释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文心雕龙·原道》)。“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正义》,第1页)

  去地化

  近代以来中国在文化上却有些“失魂落魄”,从晚清之际外国人恶意传播的“黄祸论”到五四时期启蒙先贤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再到八十年代《河殇》中所宣扬的“抛弃黄色文明”,100多年来的中国,总被认为是落后的象征,而西方是现代化的一个样板,物质、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中国都要向西方学习。多少希冀中国走向现代的仁人志士带领中国走上了断根弑父、激烈反传统的文化道路。曾经被称之为“根与魂”的黄河文化被认为是愚昧落后的文化被批判抛弃,曾经被赞誉为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黄河边的中国人成了“丑陋的中国人”,成了历代仁人志士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对象。如此这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彻底崩塌,黄河文化也成为人们羞于提及的一个名词概念。

  (四)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

  “有家难归”的凄苦的战争动荡年代,“无家可归”的旅居生活。年少不知家乡好,错把远方当作宝。待到梦醒归乡日,心已憔悴年已老。总觉得远方是诗意,世界是自由的,而眼前的苟且,才是用生命在写诗,与地方的爱恋、缠斗造就了生命。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了劳绩,但我们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地方意味着安全,世界意味着自由。世界的意义经常与地方的意义交融在一起。世界比地方更为抽象。

  三、故乡、远方与诗意:作为旅游资源的河洛文化

  (一)去远方:现代化进程中的旅游

  人类生活是在安稳与冒险之间和依恋与自由之间辩证运动。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不停地寻求更好的栖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而旅游就是一种追寻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类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旅游不仅仅是身体空间上的位移,更是精神上的放飞与超越。近现代普遍兴起的、为了调剂日常生活、平衡身心、寻求生活意义而进行的,日益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现象的大众旅游。

  (二)看世界:作为旅游资源的河洛文化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超越角色化的现实生活,超越贫乏的精神生活,从而趋向于一种更好生存的可能性。旅游是人寻求的一种超越寻常环境与生活的、短暂的、理想的、诗意的栖居;从内容上讲,旅游是人在异地经历的一种身心自由的体验。

  黄河文化的现代新命,我们可以提供什么的场景、故事与体验?一是双槐树古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二是河洛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三是杜甫故里:菜园、庭院、诗歌与生活。

  (三)旅游中的天地人

  旅游作为人在世界上生存的一种方式,是“在旅游”的人和旅游过程中的与他人、他物所生成的各种关系所构成。旅游现象中的所有关系都是“在旅游”的人在与旅游过程的他人、他物发生关系而构成的。

  旅游中的文化体验

  以旅游人地关系为视角,未知事物引起的人生思索和追寻,美丽景观所引起的愉悦,以及在达到希望之乡的狂喜等。

  只有有文化的市民,才能成就有文化的城市。要做到历史与现在的连接,文化与市民的连接,否则只是拥抱着一些文化资源睡大觉,做大梦。

  (四)地方旅游开发的世界视野

  要进行再地化。不再是就家乡而家乡,要以世界的眼光打造故乡的文旅。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归来看山已经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想到如何给他想的人制造“诗与远方”。让游客不断的来、介绍朋友来。

  也要雅俗共赏。既要眼光向上,进行内涵建设,真正理解把握文化真谛,打开文化视野,河图洛书,开启了中国几千年的悠久文化。文化是斯文风雅,让文化人在此能感受到文化。又要眼光向下,走向民间,与民同乐。

  四、结语

  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

  从古到今,人类从未放弃过追求诗意生活的愿望,也从未放弃过对未知远方世界的向往与好奇。黄河文化的开发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与旅游着的诗意想象:“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体现出人与自然界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主体与客体实现了统一。

  “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我们重新提出黄河文化、重新弘扬黄河文化、重新打造黄河文化,既要对近百年来的“西方现代-中国落后”文化心态做出深刻反省,也要对今天“一览众河,唯我独尊”的文化姿态保持警惕。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成熟,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呵护着我们的身心生活,很难将其放在天平上进行高低优劣的称量。

  文化从生活中生成与发展,也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传承下去。在黄河文化备受关注的今天,政界、商界、学界汇聚一堂,政界提战略、商界说产业、学界谈人文。但要时刻铭记,我们重提黄河文化,不是为了政治而文化,不是为了学术而文化,更不是为了产业而文化,而是为了观照黄河边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探寻“文化,让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之路。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褚金勇在河南发展高层论坛·黄河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