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强化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增强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省政协常委王洪彬的发言

时间:2023-03-31 16:20 来源:河南省政协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年来,我省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大力开展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组建河南省实验室、推进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等工作,有力促进创新资源“成高原起高峰”,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一、存在问题

  (一)平台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目前,我省已经设立10家省实验室、36家中试基地、25家产业研究院。但是,省内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科研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高端人才引进、PI团队合作、成果转移转化、科创资金融入等方面创新力度还不够大,还没有形成可复制的成功模式与范例。

  (二)创新主体缺乏有效协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值为62.31分,低于全国平均值75.42分,尤其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引领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对制约行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把握不准,缺乏产业链及创新链整合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过于松散,创新效能尚未充分发挥。

  (三)创新链产业链有待深度融合。2022年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73%,低于全国2.5%的水平。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热衷于现有成果直接应用,对科技创新风险不愿承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缺乏中试、投产和市场应用能力。

  (四)装备制造业高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一是产业领军人才匮乏,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大国工匠等融入河南装备制造业数量有限。二是科研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匮乏。三是开展创新成果转化的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中介人才匮乏,企业需求和创新成果供给之间缺少沟通桥梁。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创新平台体制机制,锻造装备制造创新链条。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各主体开展针对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活动,实现错位发展。二是设立概念验证平台,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落实成果转化绩效考评体系,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引导创新资源向市场化、产业化配置,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二)强化创新主体深度协同,聚焦科技成果有效产出。一是围绕《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细化“456”产业体系中各创新链目标与任务,支持做强做优“高、精、尖、特”创新载体。二是针对河南装备制造业短板、痛点、堵点,引导创新资源投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领域。三是发挥行业联盟和各级政府作用,筑牢产业创新基础。

  (三)加强科技产业政策引导,推动创新链融入产业链。一是优化成果转化政策,明确创新主体成果分配责任与义务,督促落实科技人员职务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二是协调安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完善引导容错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成果转化集聚。三是多措并举,促进省内外金融资本参与河南装备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

  (四)打造高层次专业人才梯队,提升成果转化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引育战略性科学家。二是引导高等院校或创新平台打造专业化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三是引导高等院校开设成果转化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来自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上的发言)

  发言人: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彬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