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统一战线是党带领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爱港爱澳力量不断壮大,以爱国爱港爱澳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青年是爱国爱港爱澳骨干力量的预备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港澳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使爱国爱港爱澳精神薪火相传,事关香港、澳门长治久安,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工作。为此,省政协将“坚持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大爱国爱港爱澳后备力量建设”列为2023年月协商计划,由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网络协商议政。各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网络议政,通过“河南政协”App或者门户网站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坚持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大爱国爱港爱澳后备力量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中原文化为媒介实施文化认同教育,通过增加港澳青年对国家和民族共同情感的体验促进文化认同
港澳青年是香港、澳门的明天与未来,是关系到“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群体。因此,对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教育就是对未来港澳公民的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如何引导港澳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次网络议政中,委员、专家分别从课程教学、公共场所标语、家庭观念引导、爱国主义演讲、红色主题旅游等方面发表不同的看法,助力爱港爱澳。
资料图
港区省政协委员郑家驹在此次网络议政中提出: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起源、华夏文明的摇篮,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非常适合开展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游学活动的。他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与港澳特区政府合作开展高质量的游学团活动,尤其是省文化旅游厅可以和港澳特区旅游局以及当地旅行社加强合作,推动鼓励更多的港澳青少年参与寻根之旅,到河南走一走,用更直观的方式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悠久历史,感受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会给港澳的青少年们带来震撼,让他们更深切体会到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资料图
参与此次网络议政的网友也发表了相同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文化认同教育也是人心工程,对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教育需要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需要尊重原有的文化差异,用心用情,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绵绵用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从被动到主动的认同感与向心力的产生。
资料图
总之,以中原文化为媒介实施文化认同教育,通过使港澳青年认识到文化的同宗同源和血浓于水的亲情,使港澳青年理解包容开放、充满活力和自信乐观的中国,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国家观和历史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归属感,培育爱国公民。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
探索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
就传承爱国爱澳情操,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澳区省政协委员马志成提出:继续巩固、推广好爱国爱澳的校园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要安排适合其特点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小学与中学要做好不同教育模式的区别,大学阶段要加入启发式思考与讨论,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则是立足本地与大湾区谋求事业发展的机会来进行引导。另外,支持澳门青少年到内地求学、就业、创业和置业。推动澳门青少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横琴自贸片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爱澳精神,为在内地发展的澳门青少年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港澳是社团社会,社团十分发达。省政协委员李涛建议“强化社团联络”,加大爱国爱港爱澳后备力量建设,首先要发挥众多爱国爱港爱澳社团的积极作用,让爱国爱港爱澳社团成为特区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良政善治的桥梁纽带,成为巩固爱国爱港爱澳社会政治基础、促进人心回归的中坚力量。青年是爱国爱港爱澳的骨干力量,是最应该关注的后备力量,要加大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爱国思想,增强国民意识,树立家国情怀。要充分发挥港澳丰富的社团优势,加强对爱国爱港爱澳社团优秀青年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和使用,推进社团组织队伍年轻化,提升对“新生代”人才的吸引力、扩大爱国爱港爱澳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体育运动在内地和港澳都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港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省政协委员翟红妹认为可以发挥好奥运冠军的榜样典范作用,利用多媒介、多载体宣扬奥运冠军的爱国拼搏精神,激励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向他们学习,凝聚起爱国爱港爱澳的磅礴力量。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是港澳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维护港澳繁荣稳定的中流砥柱,港澳委员是港澳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也是爱国爱港爱澳的重要力量,理当义不容辞团结引导港澳市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主动关心青少年成长,使爱国爱港爱澳传统薪火相传。(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魏蔚)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