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文史资料库

走近黄山遗址

时间:2023-09-21 17: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日,“神奇黄山——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河南南阳博物院开展。这是黄山遗址发掘后第一次举办专题展览,让黄山这个史前玉文化中心走进人们的视野。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南阳近郊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部,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目前南阳地区发现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由山上和山下两部分组成,周边被3条古河道和白河合围。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首次在此发掘。出土了一批玉器和陶器,其中有一件玉钺,石质细腻,造型完美,该器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这次发掘虽出土器物不多,但学术意义重大。后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时还专门介绍了黄山遗址的发掘成果:“在河南南阳黄山,一千平方米范围内,有同时期的十间房屋,其中有一处屋群略呈长方形,每边通长九十米,六间民房交错相连在一起,有的独成一室,自开门户和设置烧灶,有的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个灶址。这里还有单独的长方形套间房屋,如一座房子南北长六米多,东西宽四米多,大门在西南角,房屋中部有隔墙,辟为一大一小两间,隔墙一端设置门房,两间中部都有灶坑。”从此,黄山遗址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2018年至202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对黄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共发掘面积2400余平方米。经过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多种文化遗存。包含有各个时期的房址、作坊、大型粮仓、墓葬等,沿用三个时期的“码头+环壕”水路交通系统,还有个别汉代墓葬等遗存。出土各类玉器4.5万件,骨器73件,陶器近700件,猪下颌骨1600件。遗址还发现有具有编织功能的成束骨针等等。主持黄山遗址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马俊才研究员认为:“黄山遗址是跨越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时期的大型玉器制作的中心大遗址。也是探讨江汉平原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研究的关键性遗址。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为主的遗址。反映了仰韶晚期家庭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工厂式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黄山遗址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处玉器作坊。该遗址为研究中国早期玉文化、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纺织考古等多个学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30年前,马俊才在北大考古专业读书时,曾与同学们一起在汉水流域湖北天门肖家屋脊遗址实习过。这是一座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当时他们在该遗址发掘整理的主要就是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存。参加工作几十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发掘了上蔡郭庄楚墓、新郑韩王陵、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等大量两周墓葬,出土不少珍贵器物。没想到他发掘最重要一座遗址还是在汉水流域。黄山遗址在2020年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课题”重点项目,遗址现已从大规模的发掘阶段逐步转入室内整理阶段。2022年第10期的《考古》杂志刊登了黄山遗址发掘简报,初步介绍了黄山遗址几年来的发掘成果。

  在黄山遗址西南约3公里有一座小山名叫独山,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我国独山玉的产地。在黄山遗址发现的数以万计的玉器制品中,经鉴定主要材质为独山玉,毫无疑问当时的先民就地取材制作玉制品。可以说黄山遗址是黄河流域和江汉平原间最大的一处玉器加工场,表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着繁华的玉器加工业,这填补了中国玉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

  2013年,黄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黄山遗址的发掘又被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作者单位:南阳市博物院)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