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框架下河南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
对策与建议
——李秋红常委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的发言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实施,推动形成了近2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区域市场,对接连通RCEP区域大市场,主动抢抓开放红利、放大市场红利、激发制度红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正当其时。
一、RCEP生效实施对河南省的影响
(一)贸易促进效应明显。RCEP协定实施后,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溢出效应明显。上半年,我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1160.9亿元、增长4.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0.6%。
(二)区域贸易粘合度增强。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使得区域贸易粘合度增强,上半年,RCEP成员国在我省新设外资企业26家,实际使用RCEP成员国投资额3368万美元,占全省总额的6.8%。郑州海关为271家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830份,货值12亿元,享受关税减让约1.3亿元。
(三)与RCEP成员的经贸合作量质双升。上半年,通过制度性开放,积极推进我省与柬埔寨稻谷生产和大米出口项目、与印尼合作共建“两国两园”项目,构建郑州与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加快推进“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推进RCEP风情街建设;七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建设RCEP示范区实施方案》,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降低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不确定性风险。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赴RCEP成员国开展境外投资布局,中方投资额合计825.95万美元。
二、RCEP框架下河南省贸易投资开放存在的问题
(一)对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了解不够透彻。省内多数外贸企业对RCEP生效实施的利好政策红利,仍在学习、消化,缺乏优惠政策择优能力。
(二)对原产地累积规则研究利用不够。一些企业对RCEP原产地规则及其适用条件认识不足,对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享受关税优惠意识不强、办法不多,对如何调整供应链以享受关税减让感到迷茫。
(三)对服务业和投资扩大开放机遇认识不足,贸易投资仍存在制约因素。大型物流企业数量不多,截至2022年底,河南共有A级物流企业264家,仅占全国的2.9%。物流行业智慧度不高,交通覆盖率低,运输及保管成本较高,2022年河南社会物流总费用中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占比约为56.2%和31.4%。“四条丝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如“空中丝路”对货源和航空公司吸引力不足;“陆上丝路”多式联运水平不高;“海上丝路”连接广度不够;“网上丝路”创新能力和“卖全球”能力有待提高。
三、RCEP框架下河南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企业熟悉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优质商品进口。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RCEP“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原产地证书办理、商事认证、企业出口退税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境外投资、国际商账追收等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引导、帮助企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自身发展方向、运营战略等,全面熟悉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扩大企业产品出口;全面跟踪RCEP各国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便利化承诺的落地情况,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持续增长。
(二)深入研究原产地累积规则,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开展原产地累积规则培训,提升进出口企业掌握、运用RCEP优惠原产地规则操作实务能力,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或专业辅导;运用各类平台和媒体,通过专家讲座、数字资源推介等方式,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多层次多渠道开展RCEP培训,引导企业主动将RCEP融入发展规划。积极与RCEP成员国企业合作扩大产业链中间环节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培养证书申领、出口商认证、有效声明等专业技术人员。
(三)努力挖掘服务业和投资扩大开放带来的商机。培育一批面向RCEP市场的省级服务贸易基地和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数字经济、中医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数字贸易加快发展,扩大与RCEP成员国在信息服务、软件开发设计等数字领域上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依托“陆海空网”四条丝路,打造服务RCEP的集疏运体系;探索“端到端、门到门”的国际物流服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日、韩、澳等国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贸易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河南;利用商贸协会加强与东盟、日本、韩国行业协会及华人华侨商会的沟通,探索建立常态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委托招商合作机制;鼓励与RCEP成员国相关发达地区开展友城合作,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四)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和有效抵御风险能力。完善风险预警与争端解决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经贸合作监测分析,编制风险预警清单,提升风险预警防控能力;规范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完善境外投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商事调解中心等,妥善应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摩擦与救济调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保证产品符合性和安全性;提高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防止出现市场、信用、汇率、政治、法律等风险。
发言人: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秋红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