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我省第二条空中丝路的建议
——湛大卫常委的发言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近年来,河南在全方位、多维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我省推动内陆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新平台的重要工作抓手和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作为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本人有幸见证了河南省国有企业郑州航空港兴港产业发展基金成功收购柬国航28%股权的全过程,这标志着豫柬合作开启了新篇章。目前,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已被列入《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
一、河南建设第二条空中丝路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郑卢丝路是我省“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欧洲版、货运版,第二条东盟丝路则是亚洲版、客运版。从国家发展大局看,东盟丝路是更好践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全球经济体的重要抓手,通过交通相连、市场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优势互补,将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和互利共赢价值链,推动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河南发展实际看,东盟丝路将国家战略实施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是深度融入RCEP体系、促进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二次创业再启航”的重要举措,不仅大幅提升郑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高端要素的吸引、集聚、扩散能力,助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更有利于推动枢纽经济建设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第二条空中丝路的预期目标
前期,我省与柬国航就实施东盟丝路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社科院郑州研究院、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就东盟丝路进行课题研究,郑州市物流口岸局与柬国航、兴港公司就东盟丝路五年行动计划进行了持续、深入论证。预计2023—2024年,郑州至柬埔寨主要机场直飞航线全开通,向南经柬埔寨“一机到底”联通东盟其他国家航班每周达50个,向北经郑州至日本、韩国客运第五航权航班首航。预计2027年,东盟丝路将基本建成,覆盖面广、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东盟丝路航线回路将全面到位,郑州至柬埔寨直飞航线数量和“经郑飞”中转至东盟的航班数量双双位列中国前五,郑州至东盟国家主要城市及RCEP主要商旅城市航线网络基本覆盖;国际客运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国际货运吞吐量达到15万吨。郑州机场客运第五航权航班多路并举,国际客运中转量快速增长,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功落地;郑州航空港区国际转机消费初见规模,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境消费和中转消费能级大幅提升;预计河南首个本土基地客运航司——中柬合资友谊航空公司有望获批,柬埔寨王国驻郑州总领事馆、柬埔寨旅游部驻郑州办事处、郑州东盟签证中心将投入使用。
三、有关建议
(一)突出机制推动导向,强化制度支撑。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东盟丝路联席推进工作机制,编制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规划及五年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推进节点,抓好基础建设和试点时序。二是建立合作共建机制。推动中柬双方开展高层互访,争取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的支持,建立豫柬双方定期会商机制。三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引进行业专家和国际智库支持,共同推动东盟丝路项目纳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库,拓展与东北亚、中亚、远东的全面合作。
(二)突出提升“双枢纽”功能,强化基础支撑。按照“一事一议”“一司一策”原则,大力培育柬国航等东盟国家代表性航司在郑州设立中国总部和运营基地;支持南航河南公司、中原龙浩货航等国内航司加大东盟丝路运力投放,做大做强郑州基地;支持郑州机场与国铁集团合作“空铁联运”,推进空铁联运在运输流程、服务标准、安检互认等方面实现统一,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运输效率;推动郑州高铁航空港站与郑州机场互设空铁联运服务柜台、增设空铁中转引导标识,实现旅客“一站式”购买、改签机票和火车票。
(三)突出开辟加密航线航班,强化网络支撑。出台专项政策,培育柬国航等基地航司开通和加密郑州—金边“空中快线”,拓展“经郑飞、经柬飞”向北至东北亚、中亚、俄罗斯远东地区,向南至东盟十国密集航线网络,形成覆盖东北亚、中亚、远东的国际客货运航空网络。
(四)突出扩大产能合作交流,强化纽带支撑。依托便利的国际航线网络,拓展河南与东盟丝路沿线友好国家贸易往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打造多个“两国双园”重大项目,深化产能合作;立足两地丰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东盟丝路旅游目的地,支持豫柬双边合作推动“豫柬(遇见)都是好风光”项目,面向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推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面向河南推广“神奇王国·感受温暖”品牌。
发言人:富兰克林亚洲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河南联谊总会会长湛大卫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