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指定监管场地高质量发展
助推我省口岸能级提升
——曹亚军同志的发言
河南外贸多年位居中部第一,但从贸易开放度指标衡量,2022年居中部第四,这表明河南贸易增长潜力较大。在全球贸易低迷和国内经济承压复苏的背景下,未来河南外贸能否实现由大变强,关键在于我省能否深挖区位枢纽优势、人口内需潜力,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着力实施制度型开放。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口岸,有效载体在海关指定监管场地。
农产品是河南省第三大类进口产品。海关总署对肉类、粮食、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等特定进境货物实施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监管制度。目前,我省监管场地共7个,其中进境肉类监管场地3个,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焦作和漯河;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监管场地各1个,位于郑州机场口岸;进境粮食监管场地1个,位于郑州铁路口岸。五类监管场地进境产品中,粮食和肉类是河南前两位进口农产品。通过推动监管场地发展,有利于挖掘河南农产品进口潜力,并以此为切口全面提升口岸营商环境,使口岸从“分拨贸易”真正走向产业链深度嵌入。
基于以上考虑,河南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郑州海关的支持下,于今年6月对全省五类监管场地经营状况实地调研,研究提出推动监管场地与本地产业互促互融、加快提升我省口岸开放能级的对策建议。
一、我省指定监管场地存在的问题
(一)机场口岸监管场地方面:进口商品与本地产业体系没有产生直接联系,本质上仍为“过路经济”。进口贸易市场主体未与本地产业发生直接关联。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多来自外省,本土企业进口贸易型总部和贸易功能性机构缺乏。
(二)进境粮食监管场地方面:粮食准入品类无法满足我省进口需求。企业希望增加进口粮食及饲料品类的需求迫切且未能实现。中欧班列沿线口岸竞争激烈,粮食进口企业落地积极性不高。郑州海关进口业务量和查验业务量依赖边境口岸放行量,全国中欧班列沿线口岸为增加当地进口业务数据,以减免、补贴等措施争取粮食进口企业,加上郑州中欧班列班次增加密度受限,郑州进境粮食口岸面临被西安、成都、重庆等进境粮食口岸分流的风险。
(三)进境肉类监管场地方面:场地闲置情况严重。受前期疫情和运输成本影响,肉类进口企业已形成第一进境口岸报关习惯,我省口岸业务量中断后难以恢复,加之国际肉类价格持续下降,场内企业运营困难。漯河双汇等行业龙头逐渐把进口肉类业务转移至政策支持更大的芜湖、上海和青岛等地。
二、以监管场地高质量发展提升口岸能级的对策建议
(一)挖掘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市场扩容。加快完善“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机制。一方面,扩大特色水果、肉类、水产品进口品类,建设国际分销配送中心。另一方面,引领填补城市中高端消费需求,同时打通下沉市场渠道,充分挖掘我省庞大县镇与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
(二)构建进口供应链新体系,赋能“产业经济”。选择培育一批上规模、潜力大的本土进口企业成为“链主”,吸引更多生产加工企业在口岸聚集,同时打造一批有实力的进口综合服务企业和平台企业。推动口岸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联动发展,建设与监管场地配套的加工作业区、商贸服务区、共享云仓等,打造跨境生鲜一站式供应链体系,提高口岸利用效率和附加值,实现“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三)加强与进境口岸合作,发挥中欧班列通道作用。河南中欧班列曾经辉煌领跑全国,应重拾领先优势,重点在如何突破部门串联瓶颈,实现联席会议集成式创新。一是引入战略合作者。复制推广郑州车站海关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与广西凭祥进境口岸合作开通全国首个连接东盟跨境水果班列的成功案例,加强与省外口岸合作。二是优化班列计划分配方式。除平台公司外,保留部分班列作为公共班列,探索建设面向散户的中欧班列海外集结中心点。三是利用班列逆向输出。在境外采购地加快布局海外仓和可溯源农产品基地,逆向将省内的工业配套、技术人员输出国外,夯实供应链上游标准化基础;把中亚、俄罗斯等粮食产地纳入到河南粮食加工企业的粮源内,帮助本土企业逐步掌握国际粮食贸易的货源、定价、物流等上游主导权。
(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以粮食监管场地为例,一是资源重新分配。车站海关通过重新界定检测区权属,打破检测区和监管区的流转壁垒,提升进口企业通关效率;让渡部分平台补贴红利给下游企业,通过设置最高限价形成价格标杆,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二是增加准入品种和准入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增加我省粮食准入品种;建议放开俄罗斯入口,将郑州作为中俄农产品的中转基地,复制推广绿豆进口模式。
(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变重申请轻运营理念。以肉类监管场地为例,优化评价机制,对企业无业务发展需求的肉类监管场地制定退出标准。围绕肉类监管场地建设智慧冷链物流项目,并谋划布局肉类分割、加工、冷冻集散中心等项目,推动我省打造“国际畜肉冷链生产加工贸易基地”,为我省预制菜、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发言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河南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曹亚军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