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山水风光锦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文旅“协奏曲”》系列报道,采访各级政协组织及委员、专家学者等,讲述全省政协系统发挥优势、助力全省文旅发展的故事,分享履职经验,畅谈美好前景,奏响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精彩乐章。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主要分布有唐代的明堂天堂、九洲池等重要建筑遗址,华丽恢宏的建筑群仿佛再现千年前盛唐的辉煌,非常受游客欢迎。”站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前,省政协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潘伟斌感慨万分。
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大遗址,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保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源流与中国历史文脉的重要窗口。“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好、建设好,它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潘伟斌说。
探索大遗址保护新模式 河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领跑全国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发展的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方法,它依托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通过配套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并向社会大众开放,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这是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模式。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在原遗址上把这些文物、遗迹展示出来,是最有意义的,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也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潘伟斌说。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河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现已建成挂牌7家,另有10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入立项名单。
生态保遗、文旅融合……河南“花式”探索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考古遗址公园如何建?河南一直在探索创新。
走进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焕生机的历史遗存、绿意盎然的景观环境、古风新韵的街巷院落、时尚艺术的文化地标,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据省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郑州市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结合城市生态绿地建设需要,于2017年初全面实施“生态保遗”工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传承文脉、服务社会、优化环境、带动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洛阳市则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增强经济效益。“洛阳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隋唐文化标识,叫响‘盛世隋唐’文旅品牌。”省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隋唐洛阳城遗址相继承接了央视秋晚、央视戏曲春晚等重大活动,在天堂明堂、应天门等遗址进行市场化运作,植入多种文旅业态,盘活遗产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发挥政协委员优势 建好用好考古遗址公园
如何更好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这些年我一直在进行走访调研,积极献言献策,推进这项工作。”潘伟斌说。
他认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前存在相似性高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各地的特色表现出来,把不同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能够让群众近距离、沉浸式地感受体验。”
“河南是一个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怎么把它传承好展示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潘伟斌表示,将发挥委员的优势和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为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刘杨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