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特色专题 > 河洛文化 > 专家发言

深入推进河洛文化研究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时间:2023-11-08 15:13 来源:河南省政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传承发展河洛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传承发展河洛文化的背景

  (一)是实现文化自觉自信的需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为了实现文化自觉自信,首先要在学术层面把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起源、形成、传承、发展脉络搞清楚。

  (二)是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制造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谬论来抹黑我们。西方国家炮制的错误言论之所以能够谬种流传、混淆视听,根本原因在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与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树立我国文明大国的形象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截然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滋养出来的现代化,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河洛文化传承发展就是要搞清楚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牢基础。

  二、河洛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学术界30多年的持续努力,河洛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河洛文化研究,首先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河洛文化研究的学理性和深度不够。对河洛文化特征的概括比如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原典性、核心性、连续性等,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至于这些特征具体是怎么形成、发展的,生成、发展的机制怎样,有待深入研究。

  (二)存在泛化河洛文化研究的倾向。对河洛文化的本质特征、独特地位、独特作用缺乏清晰的认识,所以在河洛文化研究中存在泛化的倾向。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根主脉当然和中华文化有重合的部分,但不能把二者简单等同起来。

  (三)对河洛文化的缺点缺乏研究。河洛文化曾经是先进文化,中华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宋代以后河洛地区逐渐衰落下去,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一度蒙尘。河洛文化从先进转向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河洛文化的精华是什么,缺点和糟粕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缺乏深入探讨。

  (四)对河洛文化的当代价值缺乏深入研究。研究传统文化是为了创造现代文化,而以往的研究虽然也认为要弘扬河洛文化,但大多停留在呼吁的层面,缺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实际措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得不够。

  三、从中华文明起源看河洛文化的核心地位

  (一)河洛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谱系完整。河洛文化一脉相承、没有断裂。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每个阶段河洛文化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一些关键阶段,河洛文化还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从中华文明起源看河洛文化的特性。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河洛文化的引领性特别突出。距今6000年开始,仰韶文化鼎盛期的庙底沟类型开始向全国辐射,北到内蒙、南到长江中游、西到甘青、东到山东,形成了一个彩陶文化区。在这个广阔地域范围内,形成了崇尚“龙”、崇尚“玉”的文化圈,这是最早的中华文化圈。这个时期是黄帝部族兴起的时期,也是灵宝铸鼎原聚落文化兴盛的时期,是河洛文化引领全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河洛文化并不是各方面都先进,也不是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河洛文化韧性强,即使在相对的低谷期也没有断裂。河洛文化擅长学习,在周边区域文化大放异彩的时候,河洛先民通过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发展壮大自身。河洛文化最终之所以会强势崛起,是因为河洛文化吸纳了周边区域文化的精华。

  河洛文化发展成为一个坚强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够把全国各区域文化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如果没有河洛文化这个核心,那么满天星斗式的区域文化将永远处于散漫状态,不能凝聚为一个坚强的文明共同体。

  (三)河洛文化坚持以“中”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以河洛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格局。河洛是全国的河洛,代表的是全国各地的利益,而不是河洛自身的利益。大一统不等于河洛一家独大,大一统代表的是天下为公、协和万邦。所以“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治国理念,代表统一、公正、平等、包容、和平、团结、和谐等。“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文化按照“中”的理念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统一了起来。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中有3000年都在先秦时期,正因为基础打得牢,所以发展有后劲,中华文明才能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好,才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中国式现代化,才有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发言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世利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