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记者从2023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获悉,西华县政协委员、河南省耕地质量保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党尊在论坛上荣获“乡村振兴·特别建树人物”奖。
本次论坛17日在位于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主题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自2016年以来,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举办了六届,是博鳌定期定址的会展品牌,已成为国内乡村振兴领域的标杆活动和“三农”领域的年度盛典。
在国外留学期间,党尊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也体会到国际局势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在父亲的影响和带动下,2020年,他放弃在国外工作的优渥待遇,毅然回到国内,投身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质量提升的具体工作中。
从城市到农村,从殿堂到田间,他脱去西装皮鞋,换上草帽胶鞋,从基层做起,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走遍了河南省的粮食主产区,顶着凛冽的寒风在田里取土,冒着炎炎的夏日在田间测产,身上晒脱皮、脚上磨出泡都是家常便饭。在治理板结农田的过程中,为了抢在农户施底肥之前获得土样,他带领团队连夜工作,一天之内挖断了3把铁锨,顺利的完成取样任务。通过采土检测、诊断治理、田间调查、测产验收等工作,农田质地变松软了、透气性大幅改善、微生物菌群增加、肥料转化率提高,最终小麦产量提升了近20%。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和成效,让党尊有了不一样的成功体验,也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他一边跑地头,一边搞学术,依托河南老区土壤医院的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将传统农业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整合土壤采集平台、检测平台和数据云服务平台,采集、存储、分析各项土壤指标数据,以便对土壤进行体检、对症治疗、精准治理。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收获,目前他已获得三项发明专利、一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并参与撰写和翻译专著,牵头建设河南省耕地质量提升大数据平台,为建立耕地质量初级健康标准奠定了基础。
党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社会事业,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2020年,他向武汉红十字会捐款支持抗疫工作;2021年,为支持害后重建,向安阳、鹤壁等地捐款;2021年,为保障受灾晚播小麦正常生长,为安阳县瓦店乡灾后重建项目万亩示范方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实现粮食生产量质双赢。
在接受央视网采访时,党尊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在提升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土壤质量的提升。因为土地健康了,产出的农作物才能健康,而消费者乐意为健康的食品去买单,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农业产业方面,在利润分配上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卖种子、卖化肥、卖农药、做食品加工的都能赚到钱,拿了产业链里的利润大头,种地的农民却没有获得足够的收益。他建议从耕地的地力提升做起,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数据平台,建立耕地质量健康标准,真正实现农产品以质定价,探索出一种利润分配的新模式。农民的耕地质量更高、能生产出更高品质农产品,就能够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收益,消费者也可以吃得更放心,从而实现多方共赢,让乡村振兴焕发出更强的内生动力。
(文图:刘亚辉)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