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市县政协 > 经验交流

探索政协党建新路径——访河南省鹤壁市政协主席冯芳喜

时间:2024-01-15 09:26 来源:河南省政协

  各级政协组织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各级政协组织党的建设,关系到人民政协制度优势的发挥,关系到我国政治制度整体效能的发挥。近日,河南省鹤壁市政协主席冯芳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鹤壁市政协以功能型党支部引领探索政协党建新路径,分享了经验和体会。

  记者: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各级政协组织党的建设,鹤壁市政协做了哪些有益探索与实践?

  冯芳喜:近年来,我们通过建立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以“四个三”举措,即抓好“三项建设”,发挥“三个优势”,实现“三个提升”,来推动政协党建工作开展,有效实现了“两个全覆盖”,为各级政协组织党的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我们强化顶层设计,重点抓好“三项建设”。抓好组织建设。把市政协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依托专委会建立5个功能型党支部,形成了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五位一体”党建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级党组织工作开展。抓好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各功能型党支部设支部委员2-3人,支部书记由专委会主任担任。创新探索市直单位和界别委员召集人制度,配合开展工作。抓好制度建设。制定《鹤壁市政协功能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功能型党支部不收党费、不发展党员、不接转组织关系,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接受双重教育管理。建立“五个一”工作规范,有效解决党员委员组织生活难落实、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三难”问题。

  记者:在加强政协组织党的建设的过程中,鹤壁市政协如何发挥优势?

  冯芳喜:我们注重发挥“三个优势”。发挥政治引领的阵地优势。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先后谋划开展了“树形象、建新功”等活动,切实夯实政协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发挥理论武装的平台优势。依托功能型党支部,对应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发挥团结联谊的载体优势。坚持支部书记联系界别、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以及政协委员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场所的“三联五进”制度。今年以来,开展活动58次,600余人(次)积极参与,进一步增进团结友谊、凝聚共识合力。

  记者:如何将政协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取得了哪些成效?

  冯芳喜:我们注重相互赋能助力,推动“三个融合”。推动与政协履职融合。坚持做到“两个必须”,即专委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必须经功能型党支部研究,组织开展学习、履职、界别活动等必须有支部委员参加。推动与书香政协融合。成立各支部书记参加的“书香政协诵读沙龙”,建立读书活动阵地33个。2023年以来,举办“文润鹤壁”等读书活动63场、870余人(次)参与,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动与文明创建融合。以功能型党支部为依托,成立7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政协委员文明行”活动;打造“党建+文明创建”联动机制,形成“党建引领、创建推动、履职提升”的良好局面。

  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提升”。政协党建质量大幅提升。着力打造“共建型、共商型、共享型”党支部,形成了“四走四看”、争做“六有”委员等一批党建活动品牌。今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7次、660余人(次)参与,功能型党支部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协履职能力大幅提升。以党建促履职,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履职成果,被市政府直接转化。政协社会影响大幅提升。2023年在河南省率先将每年的9月21日确定为“委员活动日”,并各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市县区联动,1000余名委员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此外,还在全省省辖市率先开展立法协商,在履职实践中持续扩大鹤壁政协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通讯员 陈静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