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把花生产量第一大省发展为花生产业强省

时间:2024-02-08 11:14 来源:

把花生产量第一大省发展为花生产业强省

——郑直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的发言


  花生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花生油产量占国产植物油的26%,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中地位日益突出。花生耐旱耐瘠薄,不与主粮争夺优质土地。河南花生平均亩产325公斤,是本省油菜的1.8倍、大豆的2倍;花生含油量是油菜籽的2倍、大豆的4倍。种植收益高,亩纯利润可达1200元以上,远高于玉米和大豆。我省是全国第一花生生产大省,2022年种植面积达1930万亩,产量61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

  但总体看,我省花生产量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高产、高品质种子“芯片”亟需突破,农户对良种的关注度、使用率不高;二是田间管理较为粗放,铁茬播种,一播了之,水肥药施用随意,管理跟不上;三是加工能力弱,初加工多,精加工少,本土油脂生产企业个头小、影响弱,专用油脂、功能性蛋白等精深加工涉足不深不广,市场占有率、竞争力、利润率低;龙头油厂掌握花生市场定价权,作为花生产量第一大省缺少花生原料价格话语权。

  为此,建议:

  (一)顶层谋划花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挖掘花生种植面积产量潜力。争取国家支持将河南纳入全国油料扩面积、提产能重要战略区域,将花生种植纳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和全国油料扩种补助政策范围,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单产能力,深挖花生种植增量空间。二是注重扶优培优,扩展优质花生种植基地。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和高油、高油酸优质专用花生品种推广,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高油、高油酸花生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400万亩。三是推动三产融合,提升花生贸易话语权。推广“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模式,支持郑商所扩大期货交易量、成交量。筹划建设花生期货、现货交割库和物流产业园,打造成全国花生价格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

  (二)创新赋能提升花生产业科技含量。一是抢占育种科技创新前沿。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为引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国际一流的花生分子育种创新平台,带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二是推广高效规模生产方式。加快推进花生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连作套作栽培和全程机械化收获,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快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围绕花生绿色高效压榨技术、花生蛋白开发、活性物质提取、全株综合利用等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精深加工向多元化、专用化、高端化发展,实现并跑向领跑转变。

  (三)龙头带动做大做强花生产业。一是提升花生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31个20万亩以上花生种植大县通过生产协会、基地联盟等形式,提升绿色高质高效花生基地建设水平,用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组织模式打造区域产业化新优势。二是培育“链主型”企业。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股权置换、投资参股等政策“组合拳”,培育本土加工领军企业,形成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协同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

(来自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