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河南中医药强省建设水平
——司富春委员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会的发言
河南是中医药文化重要发源地、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全省有637家中医院和9.2万名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有中医院”,中医药从业人数和服务量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三。
然而,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视野来看,我省中医药发展亟需突破瓶颈,加快从大省迈向强省。
(一)顶层设计不完善。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高位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不足等重大问题。
(二)服务能力待提升。优质中医医疗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尚低,优势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较少。
(三)中医药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博士生招生量少。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博士生年招生规模均在300人左右,而河南唯一中医药类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不足70人。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尤其是中药技术传承有断层之忧。
(四)科技创新薄弱。中医经典传承力度不够大,中医理论创新研究不足,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显著,重大研究项目专项少、经费少,一些规模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国际交流合作不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的高端人才。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不足,人员走出去较少。
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河南省中医药条例》实施细则及配套政策,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中医药服务、传承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评审评价等政策体系。
(二)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医药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承担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设立中医药产业研究院、产业学院,支持全国中医药领军企业在河南设立研发中心,强化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建立现代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三)培育产业集群。出台支持政策,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经方验方、院内制剂等中药新药研发转化。推进中草药道地种植基地、中医药文化小镇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四)强化人才培养。扩招中医药博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经典传承人才和确有专长实用技术人才。
(五)打造仲景品牌。加大对经典理论方药技术的挖掘、研究与应用,加强经方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培育我省新的健康经济增长点。提升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规模层次和影响力,打造仲景医药国际学术品牌。
(六)深化对外交流。加强与境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解决关键瓶颈技术。举办中医药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中医药海外推广研习班等,支持中医院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唱响河南中医药品牌。
(来自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