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新闻 > 央媒报道

14.14%!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新增长

时间:2024-04-17 09: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4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第13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呈提速增长趋势。据预测,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发展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不平衡情况明显缓解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调查覆盖全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个地市级行政单位和86个直辖市所辖区县,调查对象为18~69周岁公民(不含现役军人),采用线下入户面访(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与线上手机短信推送(计算机辅助网络访问系统)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共计回收有效样本28.9万份。抽样调查问卷考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四个方面指标,权重分别为40分、20分、20分、20分,总分100分,当总得分达到70分即判定为具备科学素质。

  调查显示,我国科学素质水平不平衡情况明显缓解。这体现在:

  一是东、中、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首次缩小,地区不平衡情况得到改善。2023年,东、中、西部地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6.39%、13.12%和11.51%,较2022年分别提高1.08、1.15和1.24个百分点。

  二是女性科学素质持续快速提升,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年,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5.66%和12.53%,比2022年分别提高0.89和1.55个百分点,性别差距缩小0.66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居民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情况进一步缓解。202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7.25%和9.16%,较2022年分别提升1.31和1.20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为8.22%和15.08%,农村居民科学素质增速高于城镇。

  ▶▶▶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挺解释说,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10%时,意味着具有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人力资源基础。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且相比前几年呈现出提速增长趋势,意味着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好人力资源、为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夯实发展基础。

  同时,根据正在开展的研究,使用国际相关调查普遍使用的“平均分±标准差”的分级方法,可将55分定为“至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分数线,85分定为“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分数线。由此显示,我国“至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人口庞大,比例超过40%。按照18~69岁公民接近10亿人计算,意味着“至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超过4亿。“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资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基础。”王挺说。

  ▶▶▶科普之路仍任重道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虽然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特征,但仍存在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科学素质有待提高等明显短板。

  王挺介绍,目前14.14%的结果与我国国情是相适应的,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总体处于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仍需持续发力。特别是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科学素质发展还存在双重短板叠加的巨大挑战。

  “不可否认,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王挺建议,下一步,一是加大科普力度,增加科普投入,继续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完善科学素质建设领导体制和机制。二是围绕综合素质提升改革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发展成果催生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推动科普内容的更新和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三是进一步强化科普的社会化协同。针对新型城镇化、新市民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和不同区域人口结构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科学素质提升对策,同时强化农民、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相关举措,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的科学素质。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