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文史资料库

让文化遗产“走”进读者心里

时间:2024-08-21 09: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近年来,文化遗产相关图书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让文化遗产触手可及,“走”进读者心里。促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图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记者采访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讲述推动文化遗产图书出版与阅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 学术深度与普及广度并重

  《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区域文明与沟通的意义:成都平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建构》《樊锦诗文集》……在202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中,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多部图书入选,涉及考古报告、古建筑、出土文献等多个领域。张自成说,多年来,文物出版社在文化遗产相关图书出版上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比如,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是我社重要的出版板块。”张自成告诉记者,文物出版社自创建以来,就以抢救、保护、传承中国文化遗产为己任。1973年文物出版社复建后,由著名学者唐兰、商承祚、张政烺、唐长孺等领衔,先后成立了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吐鲁番唐代文书整理小组,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极具历史价值的重要出土文献。其中《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睡虎地秦墓竹简》等成为出土文献整理的典范之作。上世纪90年代以后,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文物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包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等。

  “这些整理研究成果的出版,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更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张自成表示,包括考古报告、古建筑等在内的文化遗产类图书,不仅让这些静默的瑰宝在文字间生动再现,还能让读者深入了解其背后丰富的故事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让文化遗产走近大众,出版发挥着重要作用。张自成说:“学术出版是文物出版社的特色,一方面要立足于精品出版,促进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发展,助力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的‘摆渡人’,通过文物精品出版和阅读让读者更加亲近文化遗产,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当前,如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张自成建议,从学术出版机构来说,应有意识地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题材上要注重学术深度与普及广度并重,以灵活的出版方式、鲜活的表达语言,推出更多的文化含量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物考古图书,努力将文化遗产知识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二是做好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构建以优质原创内容资源为核心,多角度开发、多业态呈现、多介质传播的生产运营模式,确保更符合现代传播规律和人民群众接受习惯的内容产品供给;三是做好传播推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打通文化遗产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用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河姆渡骨耜、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石雕蚕蛹……《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一书中,100件精选文物串联起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记忆,“物”“史”互证,展现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恢宏历程。

  作为主编,郑茜在谈起编写本书的初衷时提到,历史学、民族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对中华民族的研究形成了可观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建构,除了理论阐释和文本表述,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步骤,那就是“物”的实证和表征。

  “以‘物’‘史’互证的方式,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视角。”郑茜举例说,比如河姆渡骨耜作为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它不仅是上古时代用于翻土的农耕器具,还关联着河姆渡文化的重要特征——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是世界上早期稻作农业的见证物,辐照了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文化先驱的史实。“这样的解读,不仅有助于读者更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价值,还能够促使公众更加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责任感。”郑茜表示,用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的故事,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积极探索,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示传播文本体系的重要尝试。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文化遗产类的图书受到读者喜爱。在郑茜看来,这些图书不仅能够直观展现文物的故事与历史的厚重,其文本信息与理论信息的深度融合,具有更为直接且具体的认知塑造力,可以更直观地传递给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引导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郑茜认为,当前图像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让文化遗产触手可及,增强了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文化遗产研究和阐释工作者,要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类书籍的编写、诠释以及传播和推广,还要致力于出精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非遗保护研究专家马盛德:

  非遗保护传承是文化精神的传承

  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20多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

  日前,马盛德新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出版,从非遗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学理分析,全面介绍了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深入阐述了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系统总结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马盛德表示,中国非遗保护在政府主导下,得到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积极配合,非遗保护工作走上了蹄疾步稳的快车道,非遗的概念深入人心,保护工作也深得人心。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随着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各界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非遗的各种图书、讲座也多了起来。其中非遗保护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方面的书籍日渐丰富,为读者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非遗走向大众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项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马盛德认为,非遗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是以人为主体的技艺传承,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非遗图书的出版,在这一传承链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记录和整理非遗的方方面面,如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等,帮助人们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马盛德说。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