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亟须帮助的孩子走进心理咨询室,如何面对并承接这份信任、真正以专业且关怀的角度纾解这份艰难,如何加强并完善校园心理咨询的有效度,是我们应该持续思索的问题。”大学毕业至今,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一直在高校工作,感觉被心理疾病困扰的学生逐年增多,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化、低龄化和隐匿化的趋势。
在她看来,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同样离不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目前仍面临识别率与救助率偏低、心理咨询服务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缺乏等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体系同样不够完善。”马珺说。
“我们都听说过‘家校社联动’这个概念,可实际工作中很少注意联动的方向,从社会心理服务理念出发,如果这个方向和内容不是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而是一味地抓成绩、盯作业,那只会让孩子更无助。”马珺表示,要特别关注现实中青少年的心理精神需求,对其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矛盾给予支持和服务,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把他们从“情绪漩涡”边缘拉回到“安全地带”。
为此,她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或委托心理学专家以及实践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评估、督导,考察学校在机构设置、专项经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辅导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实效。
“如果让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沟通,当中会有很多障碍,也耗时耗力。是否可以构建政府直接指导的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机制,各地区的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否和学校开展定点合作,由专业医生根据需求到学校定期坐诊?”马珺表示,在政府支持之下,要探索将“家校合作”模式扩展为家校社协作,做到信息与资源共享,精准地监测并帮扶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
“抓住学校教育的关键,夯实家庭关爱基础,完善社会环境保障,各个环节需要互相补位,而不能缺位甚至错位。”她同时提出,要加强创新型技术手段的研发运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科学化水平。通过统计分析学生课堂参与、作业反馈、运动表现等数据,全面了解青少年身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水平,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未病先防”。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