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特色专题 > 河洛文化 > 专家发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蕴、实践路径研究

时间:2024-10-25 16:49 来源:河南省政协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文明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现代形态和时代表达即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者是源与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革故鼎新、辉光日新内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这一内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团结集中内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是筑牢维护国家统一共同信念的坚实文化基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这一内涵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内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内涵的继承与发展。

  (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崇尚和平、讲信修睦内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平、讲信修睦的文明。这一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之和平性内涵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蕴

  (一)在新的起点上谱写中华文明璀璨新华章的目标指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从战略上锚定了在新的起点上中华文明新发展的宏伟蓝图,从根本上回答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晰了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方位,把准了中华文明的时代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在新的起点上谱写中华文明璀璨新华章提供了目标指引。

  (二)全面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之上的赓续发展,是对中华文明所孕育、培养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全面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支重要力量

  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世界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中华传统文明观的继承与弘扬,是进一步加强、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文明共存、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是应对当前全球性问题和世界性难题,把握世界格局发展变化趋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来的中国方略,这一倡议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中华文明突出和平性的承继和创新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国际秩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树牢文化主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坚持兼收并蓄、开放交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兼收并蓄、开放交流是中华文明永葆生机活力之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牢牢把握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品格,不断加强对外交往交流,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守正创新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华文明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发言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许桂灵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