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黄河数据交易所
加快构建黄河流域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
——李秋红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的发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河南是千年治黄主战场,也是黄河战略提出地,郑州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在地,组建黄河数据交易所、加快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充分释放黄河流域海量数据价值,对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是我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需要抢抓的良好机遇。
一是符合战略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搭建综合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互通共享。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数据二十条”提出,要布局国家级、行业和区域性数据交易场所。2024年国家数据局、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一系列文件导向明确,目标清晰,为激活黄河流域数据要素潜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撑。
二是黄河数据丰富。河南是黄河保护治理的核心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明的孕育地,黄河数据资源丰富。黄委会设在郑州,拥有黄河各类数据近50亿条,涵盖黄河流域人口分布、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矿产资源、气候气象、水土保持、河道滞洪区、水库淤地坝、水生态环境等31类基础数据,各类专业业务数据库80余个;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是全国数字孪生工程的样板。黄河自身数据庞大,再加上沿黄9省区能源、交通、物流、工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形成海量数据,通过整合交易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将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是河南基础雄厚。近年来,河南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已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140多个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构建了“通用算力+智算+超算”多元协同的算力资源体系。郑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算力网建设,构建了国家“东数西算”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促进了黄河上游丰富的算力资源与中下游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发展。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为沿黄9省区唯一持牌的省级数据交易中心,各项发展指标位居黄河流域首位、全国第一梯队,已在内蒙、甘肃、山西、四川布局运营中心和交易节点,正在向青海、宁夏等省拓展。
综合考量,以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与黄委会联合牵头,吸纳黄河流域9省区参与,共同组建黄河数据交易所,有利于建设国家数据流通交易枢纽,有利于释放黄河流域“数据红利”,有利于黄河流域9省区共建共享共用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行业数据交易所和区域数据交易所数据贯通、先行先试,助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为此,建议: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班机制。成立由省级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黄委会、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及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尽快启动黄河数据交易所组建工作。
(二)建立九省联盟,汇聚流域优势。由领导小组协调,联合9省区成立黄河流域数据要素市场联盟,秉承“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原则,整合利用各方数据资源,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活力,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实现数据价值倍增效应。
(三)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国家支持。由工作专班牵头编制黄河数据交易所组建方案,争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支持,以省政府和黄委会名义提交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
(来自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