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齐亚琼
3月31日,三月三,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寻根大门缓缓开启。自寻根门至拜祖广场黄帝像前,距离五百多步,每一步都是五千多年时光的丈量。网红作家苏岑自这一刻起深刻意识到,踏入黄帝故里园区,步步有文化,处处有深意。
第一次参加黄帝拜祖大典,苏岑坦言,“来之前就很激动,一踏入园区,就能找到内心的归属感。”她说,热爱文字的人,提起“人文始祖”黄帝,这是一个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符号,可以说,参加拜祖大典,就是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谈及黄帝文化,擅长网络表达的苏岑有个感受,当下,年轻人热爱国潮、追逐国潮,但常常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盲区,也就是说,大家特别喜欢传统文化,但不真正了解它,这其实是个文化溯源的问题。
近年来,从马面裙、汉服、新中式服饰,到打卡中式糕点、古风茶饮,再到热门传统舞剧一票难求,国风潮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黄帝文化如何“圈粉”年轻人?
对此,苏岑认为,有两大原因造成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一是一些文化的主角确实距离我们太遥远,当代年轻人很难直观地感受到;另一方面,相比西方文化发展脉络,中华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和“火起来”,诸如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样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就是极佳的文化表达。
“参加拜祖大典之后,我想我会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去把黄帝的故事将给年轻人听。”苏岑说,这样的传播价值,就是让年轻人们更加热爱、更加懂传统文化。
从钻木取火到礼乐教化,黄帝点亮的文明火种,历经五千多年风雨依然长燃。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有个特殊的环节,在故里最高点的具茨山巅聚光引火,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点燃轩辕殿前圣火台的仪式中,执炬相承,薪火长燃。
连续四年执导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导演陈临春也说:“今年特意增加了圣火传递的环节,目的就是吸引年轻人参加,让年轻人在沉浸式体验中爱上黄帝文化。”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注国潮、喜欢传统文化,如何让年轻人渴望拥抱的传统文化潮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激起年轻人血脉觉醒的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构建深刻全面且富有洞见的文化图谱。正如苏岑所说,来到黄帝故里,找到了文化的根,也就彻底懂了。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