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特色专题 > 河南政协成立75周年 > 政协史话

政协史话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着力画好民族宗教领域最大同心圆

时间:2025-04-18 08:35 来源:河南省政协

  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战职能,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1956年6月,省政协一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决定设置3个工作组,其中就包括民族宗教工作组。随着人民政协制度的发展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1988年5月,省政协六届二次常委会议决定设置民族宗教委员会。2003年1月,省政协九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更名为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延续至今。2023年1月,十三届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成立,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4名(1名为专职副主任),联系省政协委员83名,其中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31名。政协民族宗教工作机构成立近70年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刻把握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言献策聚共识、凝心聚力促发展,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2019年,获评“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自成立以来,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会议和履职活动,引导民族宗教界委员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十三届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注重抓实党建强引领,制定完善分党组学习制度、分党组成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办法等制度,创建“同心筑梦”特色品牌,积极开展委员党支部活动,努力把专委会建设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宗教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把牢政协民族宗教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注重加强学习明方向,坚持每年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和各省辖市政协民宗委干部举办形式多样、互学互鉴的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委员读书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政协篇”“民族篇”“宗教篇”,引导大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族各界的共识和行动。

  紧扣工作主线建言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河南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省政协历来重视民族工作,1962年,省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组调研“民族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建言献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等议题,每年都开展卓有成效的履职活动,一项项调研视察、一次次协商议政、一条条意见建议,无不记录着政协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十三届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履职活动中,组织民族界委员视察我省改革发展新成就,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座,围绕“打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优势品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开展调研协商10余次,通过调研报告、协商专报、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着力讲好河南民族团结故事,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多次对政协民族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聚焦重点任务献策 促进宗教和谐稳定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既是一项重大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近70年来,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开展系列履职活动,助推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着力维护我省宗教领域和谐稳定。1983年,省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组深入宗教场所、宗教团体调研,协助有关部门落实统战政策。2005年,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全省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围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座谈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重要论述,高站位谋划推进,精选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典型性课题作为每年的重点议题,做到长期关注、年年发声。十三届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聚焦“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等改革任务,先后开展“基层宗教教职人员素质能力建设”“完善协同治理体系 提高基层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等专题调研;2023年,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教义教规阐释”协商会,孔昌生主席出席会议并讲话;配合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开展2次协同调研,深入推进我省宗教中国化实践探索。省领导多次在呈报的《协商专报》、社情民意信息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

  拓展团结联谊渠道 汇聚同心奋进合力

  民族宗教工作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的群众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密切联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和界别群众,着力做好大团结大联合工作。1998年开始,连续多年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基层开展义诊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免费诊疗。1988年设立民族宗教委员会至今,坚持每年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开展谈心交流、沟通思想等工作,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政协组织的关爱和温暖,这已经成为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特色品牌。十三届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认真落实省政协“三联”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鼓励委员发挥专长优势,力所能及做一些“关键小事”,助推民生改善,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让群众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做好新时代政协民族宗教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将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砥砺前行、务实重干,团结引领民族宗教界委员不断开创政协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