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邵可强
昨天,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河南制定出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河报记者注意到,该《办法》是全国首部关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的省政府规章,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有哪些亮点?记者进行梳理总结。
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
据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军介绍,河南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省商务厅会同相关部门、三个片区和航空港区,围绕监管服务、多式联运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领域,持续改革探索,国务院通过的总体方案明确的160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
我省2023年又推出了2.0版方案,47项重点任务42项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25项在全国推广,跨境电商、多式联运、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省自贸办会同省委改革办从创新成果中优选发布了六批共101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放大自贸红利。总体看,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制度创新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
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我省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监管服务创新成效显著
聚焦模式创新、流程优化、效能提升,形成82项创新成果。比如,首创“通关模式智选菜单”,根据货物类别、口岸、运输方式不同,从多种通关物流组合模式中选择最优方案,企业通关时效提升20%,获海关总署备案认可。
创新TIR跨境公路运输全程监管模式,建成全国第三个集结中心和除北京之外第二个TIR证签发点,线路发展到9国19条,6项业务全国首例,业务规模全国第一。
首创跨境电商敏感货物(如含锂电池)空运全链条安全管控模式,货物快检快验快放,2024年郑州机场跨境电商空运出境货量增长1.5倍。
●多式联运创新走在前列
聚焦完善枢纽功能、创新联运模式、创制标准规范,形成57项创新成果。比如,开展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试点,入选国家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应用企业超380家。
扩大第五航权配额,推广空空中转快集快疏模式,今年一季度空空中转货运量增长1.4倍。郑州铁路口岸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
郑州打造“高铁+航空”陆空联运发展高地等2项经验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典型经验。形成全国首个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2项多式联运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政务服务改革亮点频出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服务等,形成351项创新成果。“多证合一”“一码集成”“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等在全国推广。
郑州片区“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考古前置改革”,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发文推广。开封片区“简化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典型经验。洛阳片区“三评一审专利运营模式”,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案例。
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经营主体档案迁移登记一次办等11项改革试点,7项推广至全省。
●金融服务创新有序推进
聚焦跨境结算便利化、融资多元化、期货市场国际化,形成95项创新成果。
开展银行外汇展业全流程改革,跨部门采集涉企数据,优质企业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落地实施。创新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银行将铁路运输单证作为本外币结算可接受的凭证之一,400多家外贸企业结汇147亿元。
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等7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聚酯产业链国际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
●法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聚焦司法保障、涉外法律服务等,形成30项创新成果。
洛阳片区探索递进式多元化解商事纠纷模式,最高人民法院简报推广。成立全国第五个自贸区法院,组建涉外商事审判庭,创新“金枫诉爽”“析触网外”审判模式。出台省内律所与港澳地区律所合伙联营办法,2家联营律所获批运营。
在郑州片区设立全国首个省级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提供法律咨询、仲裁服务、商事调解、公证服务、风险管理等服务。
明确制度创新主体及职责
《办法》在推动和保障自贸试验区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具体确立了哪些主要制度?
省司法厅经济生态立法处处长李大可进行解释,《办法》从制度创新工作的实际出发,在第四条明确规定,制度创新主体是指组织、参与、实施、保障制度创新活动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明确创新主体范围,让各方面都能够在自贸试验区充分开展制度创新。
另外,《办法》还根据制度创新阶段和分工的不同,明确规定制度创新主体包括制定主体、实施主体、保障主体,让各类主体对自身的职责定位更加清晰。
《办法》建立制度创新项目征集制度,鼓励制度创新主体跨单位、跨行业、跨领域协作,共同申报制度创新项目。
对制度创新贡献者给予表彰激励
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是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平台。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要实现新的提升,必须激发各方面创新主体活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环境。
《办法》规定,对制度创新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进一步明确制度创新成果的等级评定和申报奖励的路径。根据创新成果的推广层级、实施效果、社会影响等评定等级。
省商务厅自贸区制度创新处处长张峰表示,具体来讲,被党中央、国务院肯定,或者入选国务院批准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以及商务部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评为一类;被国家相关部门在全国推广的,评为二类;入选河南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评为三类。
14条规定推动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落地
制度创新成果的实施推广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办法》在推动制度创新成果落地落实、推广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这次立法,把推动制度创新的实施和推广作为重点,从正向引导和反向督促两个方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成果的实施推广,《办法》30条当中,有14条都涉及制度创新实施和推广的内容。”李大可表示。
《办法》规定,制度创新项目具备实施条件的,由牵头部门或者对接部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主体,依法组织实施。实施主体应当及时跟踪、评估制度创新实施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完善有关创新举措。制度创新成效明显,根据实际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经论证适宜固化为制度规范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推动形成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河南自贸试验区片区应当将制度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改革试点争取、集成创新开展等情况。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