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头条新闻 > 央媒报道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多位农业界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以就业优先战略守护农民幸福

时间:2025-06-24 08:5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对比近几年农民工总量数据曲线不难发现,虽然整体数字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取向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再次发生转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说:“种粮务农比较效益低下导致‘非农化’‘非粮化’就业偏好更加明显。受城市房租、教育、医疗、交通等成本较高,老一代农民工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农民外出转移就业空间压缩。这让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成为新诉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加强就业帮扶等政策文件,持续改善广大农民就业状况。与此同时,农民就业市场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种粮群体收入与保障双重困境、就地就业支持政策不足、劳动权益保障缺位、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错配、传统产业就业空间压缩以及就业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就地就近就业是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基础标志。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首要任务是提升种粮务农的积极性,让各类产业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这关键在于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将更多就业岗位留给农民,让种粮务农的就业群体更有奔头。”张合成的呼吁得到了农业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以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6月20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与张合成、杜志雄、李宝聚、王静等农业界全国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专门就“完善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就业支持政策”深入沟通。

  研讨交流中,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就业支持政策研究》引起与会人士的注意。该报告来源于今年4月由张合成带队的课题组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开展的实地调研。会上,两位课题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研究员王国刚、副研究员王晓君分别介绍了调研情况以及了解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就业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地方实践主攻方向更多地围绕促进农民外出转移就业做文章,对就地就近就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不足”“由于现行就业认定体系主要基于工业化背景下的‘雇佣关系’标准,导致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务农人员被简单归类为‘自我就业’,不纳入国家统计的就业统计体系,无法纳入强制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对种粮务工群体的身份认定还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农民种粮并不被认同为‘就业’。”张合成表示,农耕文明是目前世界上存续时间最长、内涵最为丰富的文明形态。春秋时期,平民职业被划分为“四民”:士、农、工、商,农民排在第二位。但这种意识在现代社会淡漠了。当下环境中,种粮能否等同于就业?如何让农民社会保障缴费与收益机制更加匹配?这些问题都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幸福。

  听到这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有感而发:“我们几位委员都来自农业界别,从事的工作都与‘三农’密切相关,对农民朋友都有很深的感情。”在杜志雄看来,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核心目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则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二者相辅相成,要协同联动推进,构建就业友好型农业农村发展方式。

  作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王静也持有同样观点:“农民是我国人口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辛勤劳作为全国人民端稳饭碗,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王静长期从事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及技术研究,多次围绕乡村产业兴旺提交提案。她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农民就业应是就业优先战略的重点保障对象,要多措并举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覆盖种粮务农就业群体,同等重视农民就地就业与外出就业政策,解决乡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群体的急难愁盼。

  如今,“新农人”“兴农人”的出现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被网友们称为“蔬菜卫士”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开通社交平台短视频账号,帮助菜农与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经历。他认为,传统农民与“新农人”正经历着一场深度融合,要从政策支持、资源调配、搭建平台等多方发力,为新农人与传统农民的结合创造良好环境。

  保护农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机会、提高种粮务农人员社保标准水平、加强主产区特色产业高职教育……委员和专家们的呼吁得到了部委同志的一一回应,大家在深入研讨中达成诸多共识。无论是提案呼吁,还是专题研讨,委员们希望有更多职能部门提高对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实现“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美好愿景,为广大农民朋友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魏蔚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