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供需精准度?近日,河南省许昌市政协围绕“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召开专题协商会,共同探寻产教融合走向深入的现实路径。
前期,调研组深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河南易和电器有限公司、许昌工商管理学校等学校、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前往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考察学习,从完善职普融通体制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当前我市职业教育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产教融合要求不适配等问题。”市政协委员、许昌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贾晓红建议,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对接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将课堂设在工厂内,将工厂搬到课堂上,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紧贴产业发展趋势设置专业,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应有之义。市政协委员、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李保茹说,要主动对接全市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需求与企业开展合作洽谈,结合许港产业带、中原电气谷、中原生命健康谷建设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让人才培养更契合社会需求、市场需求、行业需求。
“实施‘万名农民读中职学技术’‘万名职工读中职提技能’,累计培养农业技术骨干和企业技术能手4万余人。”许昌技术经济学校校长赵精武分享了职教惠农的办学模式,建议加强企业技术骨干和教师的交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以“良匠之师”托举“大国工匠”。
“人人皆可成才、个个尽展其才。”许昌科技学校党委书记李黎希望建立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动态共享平台,推动专业设置、学生知识结构同社会就业结构相匹配,有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打通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副市长李朝锋现场回应委员关切,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表示,将认真研究落实大家的意见建议,直面问题、增强信心,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机制,扭住项目、锐意改革,奋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市政协主席刘保新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发展实际,对接先进经验,形成紧密对接许昌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改革方向,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记者 王有强 靳燕)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