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视听中心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烙印?

时间:2025-07-09 08:52 来源:大象新闻

 

    是宣传员,还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她的记忆模糊了界限,却清晰映照出一代人的血火青春与无悔担当。今天的《“90”后告诉90后》系列报道,认识一位95岁的抗日老兵温敏,看她刻在岁月里的烙印。

  12岁掩护地下党、13岁参军、14岁亲历登封抗日最后一战……眼前这位95岁抗战老兵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采访。

  95岁抗战老兵 、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家庭就是地下党的联络站,日本(人)烧过我两次家,搜我家。我就叫他们(八路军)藏到我的楼上,楼上有个棚,棚上还有个隐藏的地方,我在下面应付他们(日本鬼子)。那时候年纪小,也不知道害怕。

  温奶奶说,她的父母也是地下党,所以参军打鬼子的念头,自小就在心中生根发芽。1944年底,当皮定均司令率八路军来到登封,年仅13岁的她瞒着家人,独自一人找到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成为了一名八路军宣传员。

  95岁抗战老兵、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我一个小女孩跟着部队一天行军打仗,我还要做文章。我们自己也不怕牺牲,怕牺牲都不是干革命的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在登封城内的日寇却拒不缴械。说到这里,温奶奶语气里仍带着压抑不住的气愤。

  95岁抗战老兵 、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那个日本鬼子当时他不投降,他只向蒋介石投降,说是你们不是正规军。我一听说我恼了,我们两个小八路上去就弄机枪,把他们那日本人也绞死了七八个。

  我试图引导她回忆战斗里的其他细节,但一谈到杀鬼子,她总有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95岁抗战老兵 、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我们两个打死,机枪缴了几十个、十多个日本鬼子。

  这时,温奶奶的儿子打断了采访,解释说母亲当时是宣传员,主要负责散发传单和对敌喊话,并未真正持枪上阵杀敌。但不知道为什么,年龄越大,记忆越模糊,那些和敌人厮杀的画面似乎卷土重来,如同烙印一般扎根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除了血战,让温奶奶难以忘怀的还有他们赢得登封抗战胜利后老百姓递上来的一颗鸡蛋。

  95岁抗战老兵 、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看到我们能进登封,老百姓高兴地都哭了。给我一个鸡蛋,我很感谢他们,我不要,我说八路军不乱吃老百姓东西,他说我们八路军(给)我们打下解放了,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我第一次吃到鸡蛋。

  那句“我们是一家人”,让温奶奶记了一辈子,也让她离休后,一次次回到登封,走访调查,把那段烽火岁月写成了一本本书,让更多的人看到、记住。

  95岁抗战老兵、河南省政协离休干部 温敏:我们这么多人,小小的年纪都牺牲在战场上,无怨无悔。(这)是中国人民很宝贵的历史,这是他们创造下来的,也是中国人民创造下来的。

  解放后,温奶奶先后在河南省军区、许昌市、开封市等地工作,她的六个孩子也都参军入伍。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在血脉中悄然延续。

  采访完温奶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谁不希望岁月静好?谁愿意回忆里充满鲜血?我们这一代人能在阳光下自由地追逐梦想,正是先辈们用烙进回忆里的苦难换来的。只有铭记历史,守护和平,才能让每一代人的岁月永远静好。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