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河南省政协成立75周年。即日起,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开设“时光里的河南政协”专栏,用时间印记串起政协与河南共成长的历史轨迹,展示河南省政协波澜壮阔的履职画卷。
在河南省政协文史馆档案恒温恒湿库房中,一枚钢印静静陈列。印面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的字样透过斑驳的锈迹,无声诉说着流年。
2007年,这枚沉睡已久,印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字样的钢印,意外现身于郑州古玩城的喧嚣地摊。彼时,还在部队服役的丁红岩为筹备旅史馆在地摊“淘宝”,偶然之中将其买下带回。今年4月,已任省政协文史馆征集展览处副处长的丁红岩,将这枚宝贵钢印捐献给省政协文史馆。
为解开尘封钢印身份之谜,丁红岩和同事迅速调阅省政协成立初期的重要文件,将印记与文件上的原始印模痕迹并置在灯光下,进行细致比对。经过多次比对,最终确认,这枚从古玩市场“归家”的钢印,与1955年省政协启用印章通知中所附印模完全一致,正是河南省政协第一枚钢印。
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钢印,为何会流落市井、辗转于古玩摊前?答案已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然而,它身上镌刻的故事却与省政协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它曾郑重烙印的每一份文件,都无声地宣告,它亲历了河南省政协的成立,更见证了其后不平凡的峥嵘岁月。它所加盖的每一道印痕,都是河南政协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见证。
时光流转,这枚钢印虽不再履行它的职责,但握柄的斑驳诉说着经年累月的持握与托付。印面上那深刻的历史印记,在岁月洗礼下,愈发厚重。
(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