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头条新闻 > 央媒报道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贵州省省长与政协委员畅谈“十五五”

时间:2025-08-25 09:5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大家的话戳进我心窝里了。”近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后,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今年上半年,贵州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省政协委员就这一主题深入调研思考,并将建言带到一年一度的“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座谈会上,省长听取了委员们对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推出15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加快贵州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

  对于部分领域仍存在阻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隐形制度壁垒,喻理飞委员建议,强化制度执行效能,推动公平标准落地。加强对工程咨询、招标代理等领域的政策执行检查,推动所有制性质、注册地等与履约能力无关的因素排除在评审体系之外,探索通过数字化手段识别民营企业隐性门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还要求,“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精准指导,贵州努力加强省市县协同,“三规联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三业统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具体化项目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鉴于“人、地、钱”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面临瓶颈制约,殷红梅委员建议建立村庄资源数据库,明确产权归属与开发路径,通过差异化发展挖掘村庄核心优势。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根据村庄资源禀赋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式开发。

  被称为“科二十条”的《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措施》,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科研激励政策框架。要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孟平红委员建议通过“试点突破+制度集成”破解深层次矛盾,充分释放体制内科研人员创新潜能。比如,建立尽职免责制度,为企业试错创新划出“安全边界”。动态调整考核周期,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更加敢于承担高风险的科研项目。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南,建立“岗位+项目”复合激励机制。

  从“村BA”球场上空俯瞰到赤水河畔的飞行营地,再到苗岭深处的物流航路,贵州的航空装备制造、山地旅游和算力等基础条件以及多元的低空场景应用,成为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所在。曾丽委员建议,在专业人才体系构建上支持贵州相关院校开设低空相关专业,吸引航空专业人才入黔就业创业。在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上,建立低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低空运营模式创新研究。李炳军在和委员们交流时表示,贵州要找准定位,稳妥发展低空经济。

  李炳军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重大改革部署,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开发区等领域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他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大任务,继续加强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

  省政协主席赵永清表示,全省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和落实“四个凝聚”要求,聚焦国资国企改革、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扩大有效需求长效机制、完善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深入调查研究,有效协商议政,开展协商式监督,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广泛凝心聚力。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