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进入四季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各口岸现场作业繁忙、货运车辆往来穿梭,处处涌动着争分夺秒冲刺全年目标的热潮。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郑州航空港区前三季度的优异成绩单,为奋战四季度注入强劲信心:郑州航空港区1—9月累计完成进出口值3179.4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出口1948.5亿元,同比增长55.2%,为全省开放发展交出令人振奋的答卷。
赋能提质增活力 外贸增长稳发力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新郑综保区”)作为全省外贸增长的“主引擎”,成为冲刺全年目标的核心阵地。前三季度,新郑综保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2997.6亿元,同比增长29.3%,排名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2位,进出口规模占郑州市的69.2%,占全省的46.6%。值得关注的是,航空港区跨境电商业务延续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完成近2.1亿单,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单量同比增幅高达142%,尽显发展韧性。
枢纽升级拓新局 丝路通达更高效
“我们要让‘空中丝绸之路’飞得更高、更远!”郑州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话语充满底气。10月3日,郑州航空口岸迎来历史性时刻——出入境货运航班量突破10000架次,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迈入“万架次”级别的航空口岸。截至目前,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47万吨,同比增长超四成,提前两个多月赶超去年全年总量。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累计开行班列近650列,核心功能区即将常态化运行。邮政口岸进出境邮件同比增长22.3%。国际公路运输新增2条线路,累计开通9国21条线路。“空陆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愈发畅通,为开放提质筑牢枢纽支撑。
政策创新提质效 开放能级再提升
七个功能性口岸在前三季度活力迸发,累计完成货值同比增长128.1%,其中进境冰鲜水产品货值同比增长18.9倍,成为新晋增长亮点,进境水果和食用水生动物货值分别增长5%和46%,精准对接消费升级需求。亮眼成绩背后,是政策创新的持续深化。据悉,“区港一体化”模式成功入选2025年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首批十大改革典型案例和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国际公路运输”成功入选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第二批改革典型案例。
“今年1—9月,我们通过‘区港一体化’模式监管进出境货物4.8万吨,同比增长25.9%。”新郑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关将继续优监管、促便利,优化“保税+ERP”监管模式、拓展“AI智审”应用,推动涉企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和开放竞争力。
营商环境优升级 动能转换强后劲
“我们要让企业在港区发展得顺心、安心!”这一郑重承诺正转化为实际行动。前三季度,航空港区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制定了6方面任务26项措施,深挖“空、陆、数、海”四条丝路潜力,积极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在企业服务方面,出台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联合激励措施,全区备案外贸企业数量超千家,企业活跃度同比提升超44%;新郑综保区实际开展业务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6%,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项目建设同样蹄疾步稳,投资4.8亿元的新南洋生鲜基地项目即将投用,已与马来西亚企业达成年度超亿元贸易采购协议,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此外,外贸 “一类事” 改革带来显著便利:14个高频事项整合办理,企业跑动次数减少86%,办理时间缩短92%。营商环境的“磁吸力”持续增强,离不开口岸管理局、新郑海关、招商工作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等多部门的 “攥指成拳”—— 各部门同心同向、联动发力,以高效协作畅通服务外贸的“快车道”。
“开放是航空港最突出的标识,坚持走‘枢纽+开放’路子,聚焦‘1+4+N+E’口岸体系建设,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口岸高水平开放”。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口岸管理局将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加压奋进,为郑州航空港区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注入强劲口岸动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书写浓墨重彩新篇章。(来源: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 作者:马凌霄、晋梦云
责任编辑:刘远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