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市县政协 > 工作动态

唤醒“沉睡”老屋

时间:2025-11-17 11:3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农村闲置房屋是一项巨大的“沉睡资产”。河南省南阳市作为农业大市和农业人口大市,如何将“沉睡”老屋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黄金屋”?今年以来,南阳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市直部门,对全市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进行了一线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会,为释放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聚智献策。

  “确权登记颁证是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前提。过去农村宅基地管理不规范,存在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一户多宅、超面积建房、宅基地权属纠纷等,影响了农村住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全爽建议,制定出台农村住宅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明确处理原则、标准和程序,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九三学社南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屈心赋说,农村闲置住宅相关的老人还面临着养老保障问题,可探索“一次性产权置换、长期使用权置换、产权抵押养老保险、收益权置换、综合置换模式”等5种模式的农村闲置住宅置换养老保险制度,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保障”。

  目前多数地区农村闲置住宅仍以简单租赁为主,缺乏高端化、特色化的盘活模式。市政协常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颜巍提出,建立市级“闲置资源云平台”,整合房源、土地信息,对接文旅企业、返乡创业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村民住宅盘活利用过程中,涉及农民、村集体、社会资本等多方利益主体,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容易引发矛盾纠纷。针对这个问题,市政协委员、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工程学院院长石战建议,探索建立村民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用途管制相结合的闲置住宅退出机制;建立入股分红退出机制,对靠近景区或产业集聚区的农民,通过将住宅使用权折算为股份,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分红方式予以退出。

  市政协委员、社旗县水利局副局长郭建永说,希望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引导,将闲置住宅因地制宜地转化为“菜园、果园、花园、游园”,实现资源盘活、环境美化、农民增收的多重目标。

  市政府副市长邓俊峰表示,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十分中肯,意见建议切实可行,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吸纳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

  市政协副主席李敬铎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农村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开展调研、协商、监督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农民得利、集体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王有强 靳燕 通讯员 袁冉)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