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视察调研

政策活水润中原 民企发展启新程 ——全国政协“支持民营企业系列政策效应”视察综述

时间:2025-11-21 11: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视察团一行深入河南省长葛市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实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深入了解政策落实成效、地方创新实践,9月15日至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率“支持民营企业系列政策效应”视察团前往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平顶山市等地,深入了解河南省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政策的经验和做法,着力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作用,助推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政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秋意渐浓,细雨拂过郑州的街巷。蜜雪冰城旗舰店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店内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坐了3个小时高铁,专门从北京赶到旗舰店打卡,喝的不是饮料,是情怀。”一个青年拖着行李箱说道。

  “政策落地后,我们明显感受到融资渠道更畅通了,项目贷款两周就完成了审批。”

  “以前是企业追着政策跑,现在是政策精准送上门,税费减免对我们帮助很大。”

  “政策支持让我们有底气加大研发投入,今年新产品占比预计将突破40%。”

  ……

  在郑州多家民营企业视察时,视察团仔细询问企业融资成本、税费减免、创新扶持等政策落实情况,亲身感受到经营主体焕发的勃勃生机。

  委员们在实地视察中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引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切实优化。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认为,我们要从两个大局出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刘丽坚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其制定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陈祖新认为,“当前形势下,要把深入落实支持民营企业系列政策,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河南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为支撑,配套出台《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构建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通过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业一证”改革,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大为压缩,并实现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河南省委会副主委马珺认为,国家“非禁即入”“公平竞争”等政策在河南落地后,河南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在巩义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园里,视察团走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现场观看了硅基气凝胶新材料和铝制精深加工产品,肯定了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表示,“创新的种子,唯有在公平稳定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必须通过严格落实平等准入、清理拖欠账款、加强法治保障等举措,确保企业将宝贵的资源专注于研发创新,从而真正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巩义市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对接平台,形成了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视察中,委员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民营企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转型。

  “政府优惠政策护航企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凡认为,“政府有魄力、有担当,鼓励和规范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鼓励引导现代新兴产业发展,这些都很重要。”

  直面挑战,护航民企行稳致远

  在郑州经开区,视察团成员坐上无人驾驶汽车,在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园区里自如穿行。视察中委员们也感到,虽然民营经济支持政策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堵点,需要高度重视、持续解决。

  委员们一致认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郭兰峰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搭建渠道、设立创新基金并包容失败,来护航民营企业创新。同时,必须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企与民企在公平竞争中协同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财经金融委员会主任李瑶补充强调,当务之急是共建共享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将其作为破解融资瓶颈的关键支点,这需要中央与地方形成政策合力,细化信用信息的归集、评价与应用机制,为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奠定基石。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

  视察团在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地视察发现,凡是市场准入透明、监管到位的领域,民营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增强,印证了“公平环境就是最好招商”的发展逻辑。面对新形势,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清理各类隐性壁垒,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关键要以法治手段扫清市场准入障碍。“必须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动态修订并全面公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让企业看得明白、投得放心。”他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投标数字监管平台,对设置歧视性条款、实行地方保护等行为实现自动预警、即时查处。同时完善投诉举报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任何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在郑州宇通工业园、巩义市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许昌产业集聚区等项目现场,各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给视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围绕如何提升政策系统效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韩保江提出,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各项惠企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协同配套,切实避免部门间因政策执行“合成谬误”影响实施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主席胡汉阳进一步建议,要建立健全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在制定前开展稳定性评估,在实施中设置合理过渡期,执行后及时跟踪优化,形成“评估—制定—执行—反馈”的政策闭环。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新勇在交流中提出,“要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嗅觉敏锐、机制灵活的优势,支持其更好发挥创新主力军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熊伟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转化通道。

  构建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委员们纷纷认为,必须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策扶持与激发活力双轮驱动,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引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制度基础,同时坚定不移推动创新转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通过政企社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民营经济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记者 肖楠

责任编辑:魏蔚